· Personal Information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Name (Simplified Chinese):董升阳
Name (Pinyin):dongshengyang
School/Department:化学与材料学院
Education Level:With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for Doctorate Study
Business Address:逸夫楼S213、逸夫楼N301-N303
Contact Information:1085509286(QQ)
Degree: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Status:在岗
Academic Titles:院长助理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Discipline:Other Specialti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Physics and Chemistry
Honors and Titles:
2024-12-04 The 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s
2024-11-01 江苏省第七期“333工程”
2022-09-01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2018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2019 化工与材料京博博士论文奖
2020 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 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Telephone:15105160293
E-mail: dongsyst@nuist.edu.cn
· Scan Attention
· Personal Profile
董升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导师:张校刚、纪秀磊)。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Chem、Natl. Sci. Rev.、J. Am. Chem. Soc.、Angew.、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Nano-Micro Lett.、Adv.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H因子37。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
· Education Experience
· Work Experience
· Social Affiliations
- 第三届国际电化学能源系统大会副主席
- Rare Metals、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Exploration、Carbon Neutralization、Tungsten、山东化工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
-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
- 2021.6-2025.6
- 中国能源学会委员
- 材料与器件科学家智库委员
- Nature Commun.、Energy Storage Mater.、Research、Nano-Micro Lett.、JMCA等期刊审稿人
-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江苏省对外科学技术促进会荣誉会员、江苏省材料学会会员
Welcome to my home page!
Click:
The Founding Time:2024.4.19
The Last Update Time:2024.4.19
· Research Focus
- [1] 材料的可控制备、离子输运调控、储荷机理研究及其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包括超级电容器、锂/钠/钾离子电池、双离子电池等。
· Research Group
Name of Research Group:生物与柔性电子团队
A.柔性电子(Flexible Electronics)
柔性电子是将有机、无机或有机无机复合(杂化)材料沉积于柔性基底上形成以电路为代表的电子(光电子、光子)元器件及其集成系统的一门新兴、交叉科学与技术。柔性电子器件本身具有可变形、便携式、质量轻、可穿戴等特性。同时,柔性电子器件将实现人机深度融合与交互,例如在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方面解决“卡脖子”问题。本研究领域以柔性材料为基础、柔性电子器件为平台、光电技术应用为核心,是将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光学工程、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基础上形成的颠覆性科学技术。
B.生物光电子(Biological Photoelectronics)
生物光电子学是一门由生物学、光学和电子信息科学相互渗透行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该领域的发展对于生物医学、光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是当今国际最为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其研究方向同时涉及了生物学、光学、材料学、电子学、化学等多个领域。该研究领域包括探索多功能有机半导体的结构-聚集态-性质-功能的关系,开发新型的有机近红外有机光诊疗纳米材料,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来提高肿瘤治疗效率,如有机近红外一/二区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光诊疗性质研究、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诊疗材及其抗肿瘤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