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岑

140

  •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学科:科学技术史其他专业
  • 联系方式:lixiaocenp@163.com
  • 2009-09-01曾获荣誉当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李晓岑,曾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工作,二级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监事,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任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CCSC)委员、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物保护协会文物保护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文物局纸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委会主任、少数民族科技史专委会主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负责人等职务。

  主持1个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管理项目),2个国家社科基金,以及10余项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参与国家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论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评审专家,首届文化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委。

  先后组织举办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10余次,《北极看世界》百期系列讲坛主持人。多次登上CCTV、新华网、学习强国等重要媒体发表演讲,使中国四大发明、传统工艺、民族民间科技文化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在《历史研究》《考古》《文物》《民族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2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0多篇,专著9部,主要合作专著7部。

  另外发表全球安全和战略问题、人物传记、文化批评、历史哲学、当代思想等方面的文章100多篇,一些成果具有公共影响力和知名度。1993年4月2日,首次在《春城晚报》倡议抢救滇池并提出“没有滇池就没有昆明”,掀起整个昆明市抢救滇池的社会热潮。1994年4月,主持国内第一部《CI战略——企业形象革命》出版,提出影响广泛的中国型CI战略思想和设计规范。2022年1月19日,率先在媒体上预测俄乌战争即将爆发。

 


  •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专著9部:

 1、李晓岑:《白族的科学与文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李晓岑、朱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造纸》,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2002年日文版(久米康生译)

 3、李晓岑:《中国铅同位素考古》,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年。

 4、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科技》,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5、李晓岑、朱霞:《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

 6、李晓岑:《南诏大理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10年。

 7、李晓岑、韩汝玢:《古滇国金属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

 8、李晓岑:《云南科学技术简史》,科学出版社,2013年,2015年第2版,2016年第3次印刷。

 9、李晓岑主持:《中国古代科技》(高校主题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二)主要合作专著7部:

1、李晓岑主持:《CI战略——企业形象革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获昆明市最佳畅销书。

2、华觉明、李晓岑、唐绪祥:《中国手工艺·金属采冶与加工技艺》,大象出版社,2008年。

3、马曜、李晓岑:《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李晓岑:《白族文化大观》(第6章、第8章),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5、李晓岑:《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天文历法卷》,第10章,广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

6、李晓岑:《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第2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7、李晓岑:《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概论》(王珊主编),第2章,文物出版社,2019年。

 

(三)学术论文162篇:

1、李万昌、李晓岑:《大理古代若干科技成就》,《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1988年,第3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6-20页。

2、李晓岑:《谈白族古代造纸术》,《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1990年,第5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199页。

3、李晓岑:《云南回族学者马德新及其天文学成就》,《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 1990年,第5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74-81页。

4、李晓岑:《关于开展白族科技史研究的问题》,《白族学研究》(云南),1991年,162-164页。

5、Peng ZichengLI XiaocenZhang BinglunLi Zhichao: Lead Isotope Studies of Metal Sources for the Earliest Bronze Drums in Yunnan Province,China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991,Vol.10, No4, pp357-362

6、李晓岑:《铜鼓起源研究》,《研究集刊》(云南),1992-1994年连载。

7、万辅彬、盛乐民、李晓岑:《麻江型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1992年,第2期,162-170页。

8、李晓岑:《中国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巴次大陆的路线》,《历史研究》(北京),1992年,第2 期,130-133页。CSSCI

9、李晓岑、李志超、张秉伦等:《云南早期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位素考证》,《考古》(北京),1992年, 第5 期,464-468页。CSSCI

10、彭子成、李晓岑:《云南铜鼓和部分铜铅矿料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研究》,《科学通报》(北京),1992年,第8 期,731-733页。SCI

11、李晓岑:《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再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 (北京),1993年,第3期,264-267页。

12、李晓岑:《南诏大理国的几项科技成就》,《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54-58页。CSSCI

13、李晓岑:《滇东北,中国冶金之发源地?》,《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77- 83页。CSSCI

14、李晓岑:《回历〈寰宇述要〉研究》,《中国科技史料》(北京),1994年,第3期,3-10页,第1篇。

15、李晓岑:《白族天文历法研究》,《民族研究》(北京),1994年,第2期,102-112页。CSSCI

16、李晓岑、李晓崧:《中国近代最早出洋的科学家--马德新》,《云南文史丛刊》,1995年,第4期,13-17页。

17、李晓岑、徐人平:《数理统计方法在科技考古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2期,63-68页。

18、李晓岑:《南诏大理国冶金技术述论》,《思想战线》(云南),1995年,第1期, 81-87页。CSSCI

19、李晓岑:《徐霞客的地理学思想及其未来意义》,《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1995年,第3期,42-47页。CSSCI

20、李晓岑:《关于中国铅钡玻璃的发源地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1996年,第2期,144-150页。

21、李晓岑:《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天文学成就》,《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75-80页。CSSCI

22、蒙绍荣、万辅彬、李晓岑:《中西方金丹术的比较--兼谈中国金丹术为何未能转变为近代化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期,109-115页。

23、李晓岑:《明清时期云南冶金技术研究》,《中国西南文化研究》,1997年,第2辑。

24、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的造纸与印刷技术》,《中国科技史料》(北京),1997年, 第1期, 3-11页,第1篇。

25、李晓岑:《云南不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85-88页。CSSCI

26、李晓岑:《中国金丹术为什么没有取得更大的化学成就--中国金丹术和阿拉伯炼丹术的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1998年,第3期,82-86 页。CSSCI

27、李晓岑:《明清时期白族学者的天文学成就》,《第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

28、朱霞、李晓岑:《白族的手工造纸》,《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74-80页。CSSCI

29、朱霞、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造纸技术的调查和研究》,《民族研究》(北京),1999年,第1期,49-62页。CSSCI

30、李晓岑:《云南青铜时代金属制作技术》,《考古与文物》(陕西),1999年第2期,52-57页。CSSCI

31、李晓岑、朱霞:《鹤庆的三个金属工艺村》,《白族学研究》,1999年九辑,137-141页。

32、李晓岑、李晓天:《云南镍白铜之谜》,《云南文史丛刊》,1999年第3期,50-54。

33、李晓岑:《元谋人的年代及有关问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建院20周年献礼论文集》,1999年,314-317页。

34、李晓岑:《关于玉米是否为中国本土原产作物的问题》,《中国农史》(南京),2000年第3期,102-107页。CSSCI

35、朱霞、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农业科技成就》,《农业考古》,2000年第1期,255-261页。

36、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天文历法概述》,《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73-79页。CSSCI

37、万辅彬、李晓岑:《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夜郎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116-128页。

38、李晓岑:《九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民族类学科在云南的运作及分析》,《云南社科动态》2000年3期。

39、李晓岑、朱霞《关于亚洲传统造纸的发源地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6期,61-65页。CSSCI

40、李晓岑:《从铅同位素比值试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矿料来源》,《考古与文物》(陕西),2002年3期,61-67页。CSSCI

41、李晓岑、韩汝玢:《八塔台青铜时代墓葬出土金属器的分析鉴定》,《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235-241页,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

42、李晓岑:《纳西族的手工造纸》,《云南社会科学》, 2003年3期,71-74页。CSSCI

43、李晓岑:《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中国科技史料》(北京),2003年第2期,158-165页。

44、李晓岑:《阿昌族的制铁技术及相关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2期,28-33页。

45、李晓岑、韩汝玢、蒋志龙:《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文物》(北京),2004年第11期,75-85页。CSSCI

46、李晓岑、韩汝玢、杨帆:《昆明羊甫头出土金属器的初步研究》,《昆明羊甫头墓地》,科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6月,996-1009页。

47、李晓岑:《云南藏族几项传统工艺的考察》,《第七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22-22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北京,2006年。

48、李晓岑、韩汝玢:《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及其年代》,《考古》(北京),2006年7期,80-85页。CSSCI

49、赵凤燕、李晓岑:《从<岭外代答>看广西宋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42-46页。

50、李晓岑、韩汝玢:《古滇地区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云南文物》,2007年第2期。26-34页。

51、李晓岑:《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族手工造纸调查》,《中国科技史杂志》(北京),2007年2期,155-164页。

52、朱霞、李晓岑:《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的井盐生产》,《中国藏学》20073期。62-66页。CSSCI

53、韩汝玢、李晓岑:《云南古滇地区的金属制作技术与北方草原青铜文化》、《文物科技研究》,第5辑,第1篇,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54、李云、李晓岑:《云南少数民族织机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21-25页。

55 李晓岑:《云南印刷业的开端问题》,《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3辑,民族出版社,2008年。624-629页。

56、宫原晋一、和力民、李晓岑、中井一夫:《四川省俄亚乡石范铸造技术》(日文),《石范铸造研究》,日本奈良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亚洲铸造技术史学会,日本大阪,2008年。54-83页。

57李暁岑:《雲南省徳欽チべツト族の伝統的消失型鋳造》(濱 慎一訳石笵を用ぃた鋳造の研究,日本奈良県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  アヅア鋳造技術史学会.日本大阪,2008年,P106-113

58、李晓岑、张新宁、韩汝玢、孙淑云: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考古》(北京),2008年8期。76-90页。CSSCI

59、李晓岑、韩汝玢、孙淑云:《云南楚雄万家坝出土铜、锡器的分析及有关问题》,《文物》(北京)2008年9期,87-94页。CSSCI

60、孙淑云、李晓岑、姚智辉、韩汝玢:《中国青铜器表面镀锡技术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第20卷增刊。41-52页。

61、李晓岑、贠雅丽:《滇西和滇南几件铜器的科学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65-67页。获《大理学院学报》2008-2009年学术论文1等奖。

62、袁凯铮、李晓岑:《云南德钦藏族传统铜佛像熔模铸造工艺调查——兼论藏族传统失蜡铸造法的存在》,《中国藏学》(北京),2009年第2期,67-73页。CSSCI

63、李晓岑、贠雅丽、黄健、陶宏:《四川省自贡市清代井盐钻井工具的初步检测和分析》,《盐业史研究》(四川),2009年,第2期。56-58页。

64、李晓岑:《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手工造纸调查》,《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147-153页。CSSCI。

65、Han Rubin , Li Xiaocen :The Bronze-Using Cultures in the Northern Frontier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Metallurgies of Ancient Dian Area in Yunnan Province.Social Complexity in Prehistoric  Eurasia Monuments , Metals, and MobilityEdited by Bryan K.Hanks, Katheryn M.Linduff,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168-186.

66、朱霞、李晓岑:《大理周城传统扎染技艺及相关问题》,《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38-43页。

67、李晓岑:《早期古纸的初步考察和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59-63页。

68、Li Xiaocen,Yun yali,Min Rui:A scientific study of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the Haimenkou site ,Yunnan Province, Materials & Civilization, pp101-105,BUMA-VII, Bangalore, India, September, 2009.

69、杨瑞栋、李晓岑、李劲松、华觉明:《云南会泽石范铸铁的调查》,《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第1期。第94-113页。

70、李晓岑、员雅丽、韩汝玢:《云南呈贡天子庙和呈贡石碑村出土铜铁器的科学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第2期,60-64页。CSSCI拓展版

71、李晓岑、韩汝玢:《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铜器研究》,《考古》(北京),2010年第7期,87-92页。CSSCI

72、李晓岑、李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火草布纺织》,《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64-67页。CSSCI。

73、李晓岑、袁凯铮、叶星生、华觉明:《西藏铜佛像制作“昌都工匠群”的考察》,《中国藏学》(北京),2010年第3期,68-75页。CSSCI。

74、李晓岑:《甘肃汉代悬泉置出土古纸的考察和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7-16页,第1篇。

75、包明明、章梅芳、李晓岑: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与初步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1-6页。

76、李晓岑、员雅丽、刘杰、李穆斌:《云南祥云红土坡古墓群出土金属器的初步分析》,《文物》(北京),2011年第1期,83-96页。CSSCI。

77、巢云霞、李晓岑、王黎锐:《古哀牢地区出土青铜剑的科学分析》,《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0-35页。

78、员雅丽、李晓岑、李庆华、张昭:《云南省弥渡县合家山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考古与文物》(陕西),2011年第5期,111-115页。CSSCI

79、李晓岑:《浇纸法和抄纸法——中国大陆保存的两种不同造纸技术体系》,《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2011年第5期,76-82页。126页为Summary。CSSCI

80、杨瑞栋、李晓岑:《云南曲靖市董家村石范制作技术的调查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11年第6期,84-92页。

81、李晓岑、郑渤秋、王博:《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古纸研究》,《西域研究》(新疆),2012年第1期,62-68页。CSSCI

82、 李晓岑:《陕西扶风出土中颜纸的初步研究》,《文物》(北京),2012年第7期,93-96页。CSSCI

83、 赵凤杰、李晓岑、张合荣:《贵州红营盘出土铜器的技术研究》,《中原文物》(郑州),2012年第3期,第112-117页。CSSCI

84、 赵凤杰、李晓岑、张元:《贵州可乐墓地出土铜器的技术研究》,《中国文物科技研究》(北京),2012年第4期,74-78页。

85、袁凯铮; 李晓岑; 叶星生; 华觉明:《西藏铜佛像传统制作工艺调查》,《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26-35页。

86、李晓岑、员雅丽、李穆斌:《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初步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上海),2012年第4期。18-24页。CSSCI拓展版。

87、李晓岑、王辉、贺超海:《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的时代及相关问题》,《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2012年第3期。277-287页。

88、吴世磊、李晓岑:《云南鹤庆传统白绵纸工艺的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14-17页。

89李晓岑赵凤杰、刘成武、康利宏:《云南省曲靖市平坡墓地出土铜器的技术分析》、《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629-34页。

90、赵凤杰、李晓岑:《云南曲靖八塔台墓地铜器分析》,《中原文物》(郑州),2013年第1期,第99-104页。CSSCI

91、刘畅、李晓岑、王珊:《纤维种类与纸龄相关性研究》,《中国造纸》(北京),2013年第8期,第63-68页。

92、金玉红、李晓岑:《烫蜡法复原硬黄纸的初步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3年第3期,第20-24页。CSSCI拓展版

93、刘畅、李晓岑、张春娇:《传统手工纸数据服务系统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89-92页。

94、王文君、李晓岑、覃椿筱:《四川盐源地区出土青铜钺的科学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26-29页。

95、李晓岑、贾建威:《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写经纸的初步检测和分析》《敦煌学辑刊》(甘肃),2013年,第4期,126-134页。CSSCI

96、李晓岑、赵凤杰、李飞、张合荣:《贵州银子坛墓地出土铜锡器的初步分析》,《中国文物科技研究》(北京),2013页,第2期,74-78页。

97、李晓岑、赵凤杰、刘成武:《横大路墓地青铜时代铜器技术初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17-20页。

98、LIU Chang , LI Xiaocen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inear Texture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787,p508-512,2013. EI

99、李晓岑:《中国手工艺走向复兴?》,《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2013年,第6期,第74-80页。CSSCI

100、李晓岑、贾建威:《西夏古纸的初步检测和分析》,《西北民族研究》(兰州),2014,第1期,123-128页。CSSCI

101张小云、李晓岑:《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桑皮纸研究》,《中国造纸》(北京),2014年第3期,第30-34页,核心刊物。

102、李晓岑、郭金龙、王溥:《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古纸的初步研究》,《文物》(北京),2014年第7期,第105-107页。CSSCI

103、龚德才; 杨海艳; 李晓岑:《甘肃敦煌悬泉置纸制作工艺及填料成分研究》,文物(北京),2014年第9期,85-90页。CSSCI

104、李晓岑、员雅丽、和桂华:《云南德钦永芝古墓葬出土铜铁器的初步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北京)2014年,第5期,148-159页。CSSCI。

105、李晓岑:《崇圣寺塔的年代问题》,《2013崇圣论坛论文集》,44-4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年。

106、李晓岑、苏君川、杨伟林:《云南祥云县红土坡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再研究》,《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1-6页。

107、刘杰、李晓岑、杨君、周卫荣:《西藏雪冈铜币的初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45--50页。

108、刘杰、李晓岑、武梅:《临潼唐代窖藏铜造像制作工艺的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40--45页。

109、张学渝、李晓岑:《拉萨金铜制造机构“雪堆白”成立时间及其职能的初步研究》,《中国藏学》(北京),2015年第3期,第372-380页。CSSCI。

110、Li Xiaocen,Yun yali, Han Rubin :Scientific Examination of Metal Objects from the Third Excavation of Haimenkou site ,Western Yunnan , Metals & Civilizations, pp101-105, Bangalore, India, 2015.

111李晓岑、刘杰、员雅丽:《云南洱源县北山土坑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湖北)2015年,第3期,110-115页。CSSCI

112、李晓岑:《大理古代的佛经用纸》,《佛教与亚洲人民的共同命运——2014崇圣(国际)论坛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223-228页。

113、李晓岑、韩汝玢:《会泽水城汉墓铜铁器的初步分析》,《会泽水城古墓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42-145页。

114、张学渝、李晓岑:《清宫造办处成立若干问题新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1页。

115、徐润、李晓岑:《云南云龙坡头出土铜斧的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6年第4期,第76-82页。

116、李晓岑、闵锐:《剑川海门口第3次发掘出土金属器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北京),2016年第3期,157-165页。CSSCI。

117、李晓岑:《后工业时代与中国手工艺》,《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2016年第4期,第76-82页。CSSCI。

118、李晓岑:《试论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2016年第8期,第101-107页。CSSCI。

119、张学渝、李晓岑:《试论清世宗对清宫造办处的改革》,《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21-27页。

120、李晓岑:《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的再研究》,《考古》(北京),2016年第10期,第110-114页。CSSCI。

121、李晓岑:《云南学术发展新阶段的杰出代表——纪念汪宁生教授》,《云南文物》,2016年第2期,第108-111页。

122、李晓岑:《祥云青铜文化的技术研究及相关问题》,《祥云大波那铜棺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年,60-65页。

123、李晓岑、朱霞:《传统工艺与中国品牌》,《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2017年第2期,第98-104页,CSSCI。

124、李晓岑:《唐宋时期大理马考略》,《中国农史》(北京),2017年第1期,第24-29页。CSSCI。

125、李晓岑、宋薇、李庆华:《南诏铁柱的制作工艺与锈蚀机理研究》,《文物》(北京), 2017年第4期,83-87页,CSSCI。

126、贺超海、李晓岑:《中国古代手工艺家群体特征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北京),2017年第3期,第1-7页。CSSCI

127、贺超海、李晓岑:《试论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42-46页。

128、李晓岑、周绍强:《“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特色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研究》,2018年第2期,98-103页。CSSCI

129、王珊、李晓岑、李玮:《对清代吴煦档案中彩笺的初步调查》,《档案学研究》, 2018年第1期。CSSCI。

130、李晓岑、王珊:《民族调查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10-17页。CSSCI。

131、李晓岑:《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铜和氐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第76-81页。CSSCI。

132、李晓岑:《维护传统与构建未来—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若干问题》,《云南社会科学》,2018第1期,83-89页。CSSCI。《新华文摘》2018年第9期全文转载。

133、李晓岑、冯蕾:《大理佛图塔藏宋元时代佛经纸张的初步研究》,《中国造纸》,核心期刊,2018年第12期,36-39页。

134、贺超海、李晓岑:《手艺人的心理与手工艺深化探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CSSCI,2018年第6期,92-97页。

135、李晓岑:《忆化学史家曹元宇——纪念曹元宇诞辰120周年》,《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5期,80-85页。

136、李晓岑、周绍强:《气候与“心脏地带”》,《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8期, 93-98页,CSSCI。

137、李晓岑、周绍强:《从北极看世界:试论气候与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12期,60-67,CSSCI。

138、李晓岑、袁程:《中国传统金属工艺振兴措施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年第3期,316-324页,CSSCI。

139、李晓岑、杨程:《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制作工艺初探》,《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9年第4期,134-139页,核心期刊。

140、王珊、李晓岑、陶建英:《辽代庆州白塔佛经用纸与印刷的初步研究》,《文物 》,2019年第2期,第76-93页,CSSCI。

141、贺超海、王珊、李晓岑、李玮:《吴煦档案中水印纸的考察和分析》,《中国造纸》,2019年第08期,40-45页,核心期刊。

142、万辅彬、李晓岑:《民族情怀  世界眼光——白族菁英李晓岑教授访谈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3期,1-9+111+101-102页。

143、沈歆岩、李晓岑:《瓷青纸源流考》,《中国造纸》,2020年第10期,82-87页,核心期刊。

144、房彬、李晓岑、刘培峰、金兰中:《明清时期云南若干铅银遗址的炉渣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4期,49-57页。

145、李晓岑、周绍强:《气候与人类历史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12期,62-68页,CSSCI。

146、李晓岑、朱香颖、袁程:《气候因素对病毒流行的影响》,《科技导报》,2020年第23期,138-143页,CSCD。

147、李晓岑、杨思宇:《金石有余音——评《华觉明自选集》》,《自然科学史研究》,2021年第1期,130-134页,CSSCI。

148、李晓岑、陈倩、周绍强:《气候与俄罗斯民族的命运——从“新欧亚主义”的视角切入》,《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03期,60-65页,CSSCI。

149、卜超群、李晓岑:《国外气候变化与人口迁移研究》,《科技导报》,2021年第19期,32-42页,CSCD。

150、李晓岑:《与手艺同行——华觉明论传统工艺序》,《民艺》,2021年第6期,65-66页。

151、刘宇星、李晓岑、王珊:《藏纸原料、制作与修复的研究进展》,《中国造纸》,2022年第4期,126-132,核心期刊。

152、李晓岑、贺超海:《“道”与中国传统工艺》,《自然辩证法通讯》,2022年第10期,65-70页,CSSCI。

153、李晓岑、卜超群:《集中西文献之大成 探明清天文之传播——评《通天之学:耶稣会士和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杂志》,2022年第3期,第477-480页,CSSCI。

154韦娟娟、李晓岑:《贵州黎平侗族的传统手工造纸》,《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3期,第44-49页。

155、李晓岑、陈苹、杨思宇等:《云南省双柏县石羊厂明清时期冶炼遗址初步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22年第3期,第341-352页,CSSCI。

156、 Wu Wei,Li Xiaocen*. Investigation of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the Han Dynasty Steel Sword Corrosion by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Te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22, 17(12): 1-11.—SCI

157、李晓岑:《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传承人的培养》,《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5期,115-121页,CSSCI。

158、Li Shuoyang, Li Xiaocen*, Zhu R, et al.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of Direct Reduction Smelting Technology of Copper Oxide Ores Based on Smelting Slag from the Yubeidi Site, Yunnan Province[J]. Metals, 2023, 13(4): 707.—SCI

159、陈倩、李晓岑:《权衡与抉择:中国近代海关与其他机构的早期气象合作》,《自然科学史研究》,2023年第2期,第191-205页,CSSCI。

160、Wu Wei, Bu Chaoqun, Li Xiaocen*, et al. The Effects of Quenching with Clay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Performance of Steel Blades[J]. Coatings, 2023, 13(11): 1904. —SCI

161、吴伟,李晓岑,李硕阳:《夹钢制作工艺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24年第1期,第48-61页,CSSCI。

162、李晓岑:《导言:气候与人类文明一场无尽的对话》,《中国科技史杂志》,2024年第3期,第499-500页,CSSCI。


 

(四)国家发明专利1项:

基于图像颜色特征的成份自动测量方法专利号:CN201510233998



其他联系方式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南京浦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邮箱 : lixiaocenp@163.com

社会兼职

  • 1、2019年,遴选国际科学史研究院(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通讯院士。
    2、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3、2000年,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4、1999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5、2011-2013年度北京科技大学长江学者候选人。
    6、2016-2017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江学者候选人。
    7、2000年--2013年,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分会副主任委员。
    8、2004- 201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
    9、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
    10、2007年,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委。
    11、2009年,2013年,2019年,三次当选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副会长。
    12、2016年,创建中国科技史学会造纸史与纸质文物专委会,首任主任委员。
    13、2016年,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委会主任委员。
    14、2018年,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15、2018年,国家文物局纸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9.8 -- 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监事

  • 2015.10 -- 2019.10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

  • 研究方向

  • 科学技术史,气候与人类文明,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