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自我评价:
1)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先行者、铺路人。
我的主讲课程《气象统计方法》《数值天气预报》《中尺度模拟》《大气模式试验》都是应用性学科。
所教授内容自己动手先实践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总结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的技能,补充课本之外的实践经验。
2)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为:在探索天道法则、自然规则的同时,也对自身进行反思,
从而不断地提升个人认知境界、道德修养(例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认知境界、道德修养的提升也会反过来
帮助改善思维方式、更好地学习领会所学知识(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讲述课本知识时,自然地就可以将学习过程的每一步与思维方式、认知境界、道德情操相融合。
每次备课时,我都希望给学生留下一些关于提升思维方式的长久收益,希望学生一二十年后还能记得我课堂上的
一两个关于“如何思考”的例子。
3)我喜欢讲课,上课是快乐的。一方面,教学相长的快乐,我的很多科研灵感来源于上课。
老师对知识理解深。但是,容易思维固化。学生刚了解知识,束缚少,思维开阔,能够天马行空乱闯。
但是,可能发现了新大陆,缺自己不知道。因此,老师与学生多交流探讨,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另一方面,学生进步、学生认可带来的快乐。老师的一份认真对待,对应课堂上几十位学生的收获。
看到我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改进思维方式时,收到学生对我的认可时,都会使我更加热爱教师职业。
例如: 从天气图中自动检索识别阻高过程是否出现、强度、移动速度等相应描述信息。再比如: 将气象背景知识融入统计方法,增强统计模型的泛化能力、可解释性等。
主要在云微物参数化方面。为深入理解云微物理过程,自己编写了描述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气块模型、描述云演化发展的1维(垂直)云模式。通过模型大规模集合试验结果,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改进参数化方案,使模式对比云微物过程模拟得更加合理。
以地球工程手段人工为地球降温,也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一种备选方案。因熟悉气候模式相关部分编码,已经开展了大量有趣儿的试验。例如:通过使高空卷云稀疏化,可以给定地球降温,并且同时增亮地表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Supervisor of Master's Candidates
Gender : Male
Status : 在岗
School/Department : 大气科学学院
Business Address : 气象楼723
Contact Information : QQ298086973 TEL18262615034
Email : 002771@nuist.edu.cn
Honors and Titles:
河北省气象局 青年英才
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 第三层次人才
The Last Update Time : 202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