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英

64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女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博士学位
  • 所在单位: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 学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办公地点:北辰楼301

访问量:00010352

开通时间:202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2.2.21

个人简介

学习与工作经历:

(一)学开始受教育经历

· 1995.9—1999.7,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学士

· 1999.9—2002.7,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硕士

· 2002.9—2005.7,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室,研究生/博士

 

(二)研究工作经历

2019.10-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系    副教授

2017.10-2019.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副教授

2014.10-2017.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与遥感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副教授

2005.07-2014.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副教授

2011.02-2014.01,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研究领域:

遥感和GIS技术在气象灾害、生态环境、碳源碳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科研成果:

 (一)主要科研项目:

1. 2021-7-1到2023-6-30  “暴雨内涝灾害监测预警应用示范系统”项目,江苏省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主持。

2. 2021-10-1到2022-9-30 不同果林面源污染控制项目实施成效评估,主持。

3. 2020-05-27到2020-10-15 全国生态空间格局变化指标分析的空间化数据购置,主持。

4. 2019-09-6到2021-06-30 巢湖流域水环境一级保护区高分遥感监测技术,主持。

5. 2019-10-10到2021-01-01白酒产地气候因素调查评估和经济社会调查评估,主持。

6. 2019年10-1到2020年9-30海岛海岸带遥感调查,主持。

7. 2019.08-2019.12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遥感解译,主持。

8. 2019-10-1到2019-12-31矿山植被生态恢复成效调查,主持。

9. 2018-05-22到2019-05-31铁岭市生态保护红线对接与优化,主持。

10. 2017-12-08到2018-11-08水域生态系统生态廊道构建技术与方法,主持。

11. 2017-11-26到2018-10-26铁岭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报告编制与对接,主持。

12. 2015-01-01到2016-12-31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主持。

13. 2014年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西部重点矿区土地退化因素调查”(项目编号:2014FY110800),协作单位主持。

14. 2014年度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重要生态功能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409055),参与。

15. 2012年度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西藏地区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1209032)的 “西藏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安全保障能力研究”,协作单位主持。

16. 2012年度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关键技术与保护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209027),协作单位主持。

17. 2012年度国家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不同类型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技术和方法”(项目编号:201209029-1)的“道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定量评价技术和方法遥感解译”,协作单位主持。

18. 2009年度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干旱地区内陆大型湖泊生态健康监测评估体现研究”(项目编号:200909048)的“气候及人类活动对博斯腾湖水环境演变的贡献研究”;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协作单位主持。

19. 2009年度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典型矿山生态恢复技术评估与环境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0909061)的“典型矿山生态环境数据测试”,协作单位主持。

(二) 发表论文:

  [1]白淑英,张树文.遥感和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的应用—以呼和浩特武川县为例.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18-21.

  [2]白淑英,宝音,包玉海.遥感和GIS支持下县域退耕还林还草空间决策分析—以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14-20.

  [3]白淑英,张树文.历史时期土地利用信息再现方法初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77-80.

  [4]白淑英,张树文.县域土地利用时空转换研究—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67-70.

  [5]白淑英,张树文.农牧交错区50年来耕地开发过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资源科学,2005,27(2):71-76.

  [6]白淑英,张树文.历史时期耕地空间分布判断方法研究.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4):252-255.

  [7]白淑英,张树文.耕地分布及其变化与土壤类型空间相关关系研究.土壤通报,2005,36(5):652-654.

  [8]白淑英,张树文,张养贞.松嫩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资源科学,2007,29(4):164-             169.

  [9]白淑英,张树文,张养贞.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分布100年数字重建.地理学报,2007,62(4):427-436.

  [10]白淑英 ,额尔敦格日乐,周薇. 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中国土地科学,2008,22             (1):16-22.

  [11]王霞,白淑英,吕宪国.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utrophication in Songhua Lake, Chin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SERRA),2008,22(2):477-486.

  [12]白淑英,陈灵梅,王莉.农牧交错区微地形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2011,25(8):22-26.

  [13]白淑英,王莉,赵巧华.博斯腾湖流域积雪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湖泊科学,2012,24(3):487-493.

  [14]白淑英,王莉,史建桥.长江流域NDVI 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时滞效应, 中国农业气象,2012,33(4):579-586.

  [15]白淑英,史建桥,相栋,王国恩.近50年青海降水时空格局变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6):148-153.

  [16]白淑英,王莉,史建桥,李伟.基于SWAT模型的开都河流域径流模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9):79-84.

  [17]白淑英,史建桥,卜军,洪志明.近年来长江流域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9): 1567-1573.

  [18]白淑英,陈灵梅,王莉.基于iPad 的台风路径信息管理系统.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4.

  [19]白淑英,史建桥,高吉喜,卜军.1979-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深度时空变化遥感分析.地球信息科学.2014,16(4):628-637.

  [20]白淑英史建桥沈渭寿高吉喜王冠军.近30年西藏雪深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国土资源遥感,2014,26(1):144-151.

  [21]白淑英,史建桥,高吉喜,等.卫星遥感西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4,,29(6):954-962.

  [22]白淑英,顾海敏,史建桥.近50a长江流域暴雨日数时空变化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24(7):1255-1262.

  [23]史建桥,白淑英,高吉喜,顾海敏.近10年西藏高原雪线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关系分析,沙漠与绿洲气象,2015,9(3):7-13.

  [24]白淑英,吴奇,史建桥,顾海敏.青藏高原积雪深度时空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国土资源遥感,2015,27(4):171-178.

  [25]白淑英,吴奇,史建桥,等.基于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西藏山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中国沙漠,2015,35(5):1-7.

  [26]白淑英,莫婷,史建桥,等.近50年贵州不同强度降水日数时空变化分析.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2):220-224.

  [27]白淑英,于烨婷,莫婷,沈渭寿,史建桥.四川省攀西地区聚落点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 (3):383-388.

  [28]白淑英,吴奇,沈渭寿,李海东,朱倩文.内蒙古草原矿区土地退化特征研究.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 (2):178-186.

  [29]白淑英,朱倩文,沈渭寿,李海东.白云鄂博矿区开发对生态退化的影响研究.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 32 (3):367-373.

  [30] Shuying Bai, Jixi Gao, Deyong Sun, and Meirong Tian. Monitoring Water Transparency in Shallow and Eutrophic Lake Waters Based on GOCI Observations. Remote Sensing. 2020, 12, 163:2-20.

  [31] Shuying Bai, Jixi Gao, Yu Xue, Romany Mansour.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Anomalies in 1961–2010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hina.  Romany Mansour Atmosphere 2021, 12(8), 960.

  [32]宗加权,白淑英,冯朝阳,蒲阳.基于连续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中国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01):132-138.

  [33]徐艳琴,白淑英,徐永明.基于两种方法的攀西泥石流易发性评价对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03):285-291.

(三)编著:

    白淑英,徐永明等编著。《农业遥感》,科学出版社,2013,1.

(四)专著:

    1. 张树文主编,张养贞、李颖、常丽萍副主编。参编人员有叶宝莹、白淑英、匡文慧等.《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科学出版社,2006,2.

    2. 于力、刘惠清、张树文主编,孙强、郭传新、王荣成副主编,《吉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白淑英为参加项目及编制人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1.

其他联系方式

邮箱 : baishu-y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