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5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daiwen
入职时间:2021-09-27
所在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男
联系方式:wen.dai@nuist.edu.cn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职称:副教授
在职信息:在岗
毕业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硕士生导师
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箱 : dwdaerte@163.com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一、研究领域:
无人机摄影测量(UAV Photogrammetry),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GeoAI),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二、工作经历:
2024.7- 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2021.9 - 202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景地理信息创新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2016.9 - 2021.9 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
2019.10 - 2020.10 Université de Lausann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Joint-Phd
2012.9 - 2016.9 贵州大学,本科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招收地理学(地科院),测绘工程(遥测院)研究生。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指导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0余篇,学生获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3项,“国家奖学金”2项。读博深造和高质量企事业单位就业率100%。学生代表:
1.陈凯,2021级硕士,发表SCI论文2篇,EI和核心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获“国家奖学金”等奖励多项,升学至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
2.范佳鑫,2021级硕士,发表SCI-top论文1篇、SCI二区论文1篇,核心论文1篇,专利2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项,获“国家奖学金”等奖项,毕业至苏州测绘院工作。
本科生教育:
担任本科生导师,因材施教,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以上论文和专利10余篇/项(相关成果报道);获“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班主任”等奖项;近年来推荐多名学生升学至985/211高校和海外名校,升学率90%。学生代表:
1.李梦琪(2023届),发表SCI-TOP论文1篇,核心2篇,软件著作权2项,升学至瑞士苏黎世大学读博
2.朱若齐(2024届),获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等,升学至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3.吴赫(2024届),核心论文2篇,获一等奖学金等,考研423分,升学至南京大学
4.沈心怡(2024届),核心论文1篇、专利1项、软著1项,奖学金等,保研至南京师范大学
(更多)
指导创新创业竞赛:
指导本科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并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改革项目展示(相关成果报道)。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多项,学生获国家级奖项5项
1.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改革成果展示项目,2024
2.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特等奖,2024
3.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 “二等奖”,2023
(更多)
四、科学研究
学术兼职:
担任Revue Internationale de Géomatique (ESCI) 期刊编委,Remote Sensing客座编辑;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17466M);担任 ISPRS J PHOTOGRAMM、RSE、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INT J APPL EARTH OBS、IJGIS、ESPL、Geomorphology、Transactions in GIS、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Remote Sensing、IJGI、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湖泊科学、山地学报 等十余种国内外权威刊物的审稿人。
近期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478):基于增值型DEM的黄土小流域输沙过程高分辨率量化模型研究,2024-2026,主持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3SJYB017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地理本体构建与表达,2023.9-2025.9,主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项目(2023JYBJG02),产业需求融入《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23-2025,主持
江苏高校基础科学研究面上项目(22KJB170016),江苏中部海岸潮沟系统沟道剖面群组研究,2022.7-2024.6,主持
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实景地理环境按需服务智慧云平台,2022,主持
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数字资源管理平台项目监理,2024–2025,主持
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专题研究与规划编制,2022–2025,主持
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PGE013),基于众源数据的数字道路高精度建模,2022.9-2024.8,主持
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SPWSEP-A04),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流域水-沙-污染物耦合迁移过程研究,2020-2022,主持
五篇代表作:
1. Dai W, Zheng G, Antoniazza G, et al. Improving UAV‐SfM photogrammetry for modelling high‐relief terrain: Image collection strategies and ground control quantity[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2023, 1–16.(SCI Q1)
2. Wen Dai, Wei Qian, Aili Liu, et al.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ediment transport in space in small loess catchments using UAV-SfM photogrammetry, CATENA, 2022, 214, 106244.(SCI Q1)
3.Wen Dai, Na J, Huang N, et al. Integrated edge detection and terrain analysis for agricultural terrace deline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20, 34(3): 484-503.(SCI Q1)
4.Wen Dai, Xin Yang, Jiaming Na, et al. Effects of DEM resolution on the accuracy of gully maps in loess hilly areas[J]. CATENA,2019,177:114-125.(SCI Q1)
5.Wen Dai, Liyang Xiong, Gilles Antoniazza, et al. Qua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an experimental gully system using the morphological method [J].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2021; 46:1188–1208.(SCI 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