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栏目

    方巍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 性别:男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工学博士学位
    • 所在单位: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 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办公地点:计算机楼305室
    • 联系方式:hsfangwei@sina.com

    访问量:

    开通时间:..

    最后更新时间:..

    个人简介

    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3.9-2006.6  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6.9-2009.6  苏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1.9-2022.8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兼职教授

     2009.6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授

     2018.8-2019.8  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六合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

     2011.1-201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高级工程师

     2015.9-2016.9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ACM会员、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智库专家、中国系统分析师协会(CSAI)顾问团专业顾问、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军队采购网评审专家、江苏省政府采购招标评审专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副总、上海市气象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担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ICAIS)历届国际会议workshop主席 、中国图灵大会学术分会TURC_AIS 2019、ICINC 2022国际会议co-chair, MLAI2022国际会议TPC Members,Advances in Meteorology、Mathematics、Atmosphere等SCI期刊客座编辑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Fusion、Neurocomputing、CMC、IETE TECHNICAL REVIEW、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电子学报、通信学报等多个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元宇宙和气象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包括:

       1) 大数据分析(AI、Deep Learning,Spark,Big Data,etc)

       2) 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目标检测与分割、图像增强、行人重识别、云图识别等)

       3) 数据挖掘(聚类、分类、半监督学习算法等)

       4) 信息检索(Deep Web,搜索引擎和推荐系统等)

       5) 气象信息技术(基于AI的卫星云图识别、天气预报、强对流天气、数据订正、资料同化、台风强度和路径预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空气质量检测以及气象元宇宙等)

       6) 软件工程(基于Java EE的软件开发,SSH,SSM框架,Spring Cloud,Spring Boot, Node.js, Vue.js,微服务架构等软件开发技术)

    科研成果:

    一、近年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 

    [1] “工艺过程高频曲线特征提取与分析算法研究”,2022年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揭榜挂帅研发项目(No.2023h009),38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2] “基于FY-4A气象卫星的强对流天气识别与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2023年度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北极阁基金)(No.BJG202306),5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3]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研究”,2022年度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KJS2275),5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4] “城市预报准确率评测项目”,2022年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开发项目(No. 2022h301),8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5] “气象雷达智能技术应用实训系统”,2022年福建风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开发项目(No. 2022h302),38.4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6] “深度学习在雷达回波外推及短临降水预报中应用研究”,2021年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 2021LASW-B19),3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7] “基于稀疏对应和深度神经网络的雷达回波外推短临降水预报研究”,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2075007),58万元,在研,项目负责人

    [8] “基于MVVM模式的联畅物流管理系统研发”,2020年南京联畅云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开发项目(No.2020h275),50万元,项目负责人

    [9] “基于深度学习的云团分割和识别方法研究”,2019年度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KJS1935),5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10] “基于人工智能的气象预报技术研究”,2019年教育部天诚汇智创新促教-科研创新基金(No.2018A03038),30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11] “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和降水预报技术研发”, 2019年陕西省气象局委托研发项目(No.2020h005), 28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12] “面向通用数据库的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U1836115),67万元,主要参加者

    [13] “云环境下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8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081408),10万元,主要参加者

    [14] “基于逻辑强化学习的深层网页增量信息获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0970015),32万元,2012年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排名2)

    [15] “面向Deep Web的不完备知识处理的逻辑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0673092),30万元,2009年完成结题验收,主要参加者(排名4)

    [16] “Deep Web信息集成系统研究”,2009年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企业博士创新项目(No.BK2009563),5万元,2011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17] “大数据在智慧气象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2017年度中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 ,项目负责人

    [18] “气象业务云平台建设与提高气象科技自主协同创新能力研究”,2013年度中国气象软科学研究面上项目(SK20120151),2014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19] “基于逻辑强化学习的Deep Web不确定模式匹配研究”,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资助项目(No.11KJB520010),2012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20] “基于云平台的机动车培训区域服务系统”,2016年江苏省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6007-01),结题,主要参加者(排名3)

    [21] “基于深度机器学习的雷雨大风分类与识别技术开发”,2017年安徽省气象局委托研发项目(No.2017111154), 项目经费5万元,结题,项目负责人

    [22] “基于数据空间的深度挖掘信息集成系统平台研发”,2008年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No.BE2008044),2010年完成结题验收,主要参加者(排名4)

    [23] “基于InforSuite云件虚拟化技术的数值气象预报系统研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1103002) ,结题,项目负责人。

    [24] "扬子石化业务云平台建设及应用规划方案",2012年南信大苏州数学城市研究院企业规划项目(No.NYF201203009),2012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25] “大数据环境下财务精益分析关键技术研究",2014年南京苏蝶软件开发公司项目(No.2014h029),结题,项目负责人.

    [26] “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的气象信息隐私保护方法研究”,2014年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开放课题(No.KFKT2014B21) ,结题,项目负责人

    [27] “基于混合CNN的卫星大数据云图分类方法研究”,2018年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开放课题(No.KFKT2018B23) ,结题,项目负责人

    [28] “基于LSTM和3DCNN的雷达图像预测技术研究”,2019年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A1916) ,结题,项目负责人

    [29] “基于语义Web服务的气象信息集成技术研究”,2010年江苏省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放课题项目(No.SX201003),2012年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0] “面向Deep Web的语义搜索关键技术研究”,2008年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KJS0820),2010年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

    [31] “基于本体的Deep Web数据源发现与选择技术研究”,200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No.CX08B_099Z),2009年已结题验收,项目负责人

    [32] “设施环境气象灾害预警及智能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2013年苏州市科学技术项目,结题,主要参加者(排名2)。


     二、部分发表论文

    [1] Fang, W., Pang, W., Sheng, V. S., L., Yi., STUNNER: Radar Echo Extrapolation Model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Fus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3. (SCI一区) (To be appeared)

    [2] Fang, W.; Sha, Y.; Sheng, V.S.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SO Forecasting. Mathematics.2022, 10(20): 3793. (SCI二区)

    [3] Fang, W., Yi, W., Pang, L.. Study of cross-domain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CGA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vol.81, 36551–36565 (2022). (SCI)(CCF-C类)

    [4] Fang, W.; Lu, W.; Li, J.;Zou, L. A Novel Tropical Cyclone Track Forecast Model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Atmosphere.2022, 13, 1607. (SCI)

    [5] 方巍,庞林,易伟楠.基于深度时空融合网络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电子学报,2023. (EI,CCF-T1类)

    [6] 方巍,沈亮, 邹立尧,等..基于GCA-ConvLSTM的短临降水雷达回波外推方法研究[J].暴雨灾害.2023.3(T2类)

    [7] 方巍,齐媚涵.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时空分辨率降水临近预报方法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44(X):000-000. (T2类)

    [8] W. Fang, X. Jia, W. Zhang and V. S. Sheng, A New Distributed Log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Message Middleware and ATT-GRU[J].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23,17(02): 486-503. (SCI)

    [9] W. Fang, L. Shen, V. S. Sheng and Q. Xue, "A novel method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based on ST-LSTM,"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vol. 72, no.3, pp. 4867–4877, 2022. (SCI)

    [10] W. Fang, Y. Sha, M. Qi and V. S. Sheng, "Movie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nsemble learn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vol. 34, no.1, pp. 609–622, 2022. (SCI)

    [11] Fang, W., Gu, E., Yi, W., Wang, W., Sheng, V. S. . A New Method of Image Restor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WGAN.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 41(2), 689–698. (SCI)

    [12] Fang, W., Pang, L., Yi, W., Sheng, V. S.  AttEF: Convolutional LSTM Encoder-Forecaster with Attention Module for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2021,30(2):453–466. (SCI)

    [13] Fang W, Xue Q, Shen L, Sheng VS.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ep Learning in Extreme Weather Prediction. Atmosphere. 2021,12(6):661. (SCI)

    [14] Wei Fa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Yewen Ding. SCENT: A new precipitation nowcasting method based on sparse correspondence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Neurocomputing, 2021,448: 10-20.(SCI二区) (CCF-C类)

    [15] Wei Fang, Feihong Zhang, Yewen Ding, Victor S. Sheng. A new sequential imag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LSTM and DCGAN. 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2020, 64(1):217-231.(SCI二区)

    [16] Wei Fang, Weinan Yi, Lin Pang, and Shuonan Hou. 2020. A Method of License Plate Location and Character Recognition based on CNN. KSII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2020,14(8): 3488-3500.(SCI)

    [17]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DOG :A New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Neurocomputing, 7 October 2019, 2019,361: 85-91.(SCI二区) (CCF-C类)

    [18]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Ges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calculation and text output. IEEE access,2019,7(1):28230-28237.(SCI二区)

    [19] Wei Fang, Feihong Zhang, Victor S. Sheng, Yewen Ding. A Method for Improving CNN-Based Image Recognition Using DCGAN. CMC: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2018, 57(1):167-178.(SCI)

    [20] Wei Fang, Victor S. Sheng, XueZhi Wen. MeteCloud: Meteorological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for Mobile Weather Forecasts based on Energy-aware Scheduling.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2018,19(3):959-967 (SCI).

    [21] Wei Fang, XueZhi Wen, Jiang Xu, JieZhong Zhu. CSDA:a novel cluster-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scheme for WSNs. Cluster Computing, 2019, Vol 22:5233-5244. (SCI)

    [22] Fang Wei, WenXueZhi. A Survey of Big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Preserving., IETE TECHNICAL REVIEW,2017,Vol. 34(5): 544-560. ( SCI)

    [23] Fang Wei, Pan Wubin, Cui Zhiming. View of MapReduce: Programming Model, Methods and it Applications, IETE TECHNICAL REVIEW,2012,Vol 29,5:380-387.( SCI)

    [24] Fang Wei, Sheng.V.S, WenXueZhi. Meteorological Data Analysis Using MapReduce,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2014):1-10. (SCI)

    [25] Xusheng Ai, Victor S. Sheng, Wei Fang, Charles X. Ling. An optimal model with a lower bound of recall for imbalanced 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2020,DOI.10.1007/s11042-020-09155-3(SCI)

    [26] Sheng,V.S, GuBin, Fang Wei.Cost-Sensitive Learning for Defect Escalation,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66:146-155.(SCI)

    [27] Xuezhi Wen, Ling Shao, Wei Fang, Yu Xue. Efficient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for Vehicle Dete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2014,25(3):508-517.(SCI)

    [28] S. Wang, L. Qiao, W. Fang, G. Jing, V. S. Sheng et al., "Air pollution prediction via graph attention network and gated recurrent unit,"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vol. 73, no.1, pp. 673–687, 2022. (SCI)

    [29] Yu Zheng, Jiezhong Zhu, Wei Fang, and Lian-Hua Chi, “Deep Learning Hash for Wireless Multimedia Image Content Security,” 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ol. 2018, Article ID 8172725, 13 pages, 2018.(SCI)

    [30] X. Wen, L. Shao, Y. Xue and W. Fang, “A Rapid Learning Algorithm for Vehicle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Sciences, vol. 295, pp. 395–406, Feb. 2015.(SCI)

    [31] Liumaofu, Ya Liu, Zhenguang Liu, Huijun Hu , Fang Wei. Pooling Ba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to Image Binarization Algorithms, IEEE MultiMedia,2017,24(1):86-92(SCI)

    [32] Maofu Liu , Luming Zhang, Ya Liu , Huijun Hu , Wei Fang. Recognizing semantic correlation in image-text weibo via feature space mapping,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17,163:58–66(SCI)

    [33] Wei Fang, TianXiao Jiang, Ke Jiang, Feihong Zhang and Yewen Ding. A method of 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 based on long short-term memory. Int. J.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JCSE),2020, Vol. 22(1):39-49. (EI)

    [34] Wei Fang, Yewen Ding, Feihong Zhang. A Novel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for Background Segmentation Recognition.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8:172-182. (EI)

    [35] Wei Fang, Xuezhi Wen and  Yu Zheng. A Duplicate Data Det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MapReduce and HDFS. Recent Patents on Computer Science, 2017,Vol. 10(2):140-148.(EI)

    [36] Fang Wei,Wen XueZhi, Xu Jiang. An Elastic Meteorological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X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3(15):3174-3178.(EI:20142317798832)

    [37] Fang Wei, Pan Wubin, CuiZhiming. A novel method on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for Deep Web,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6(6):390-399, 2011.(EI:20112814133811)

    [38] Fang Wei,Wen Xuezhi.An approach on Deep Web increment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ased on LR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Vol.7 (15):5469-5475 ,2011.(EI:20115014602807)

    [39] FangWei, CuiZhiming. Semi-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with Co-training for Deep Web.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439-440:183-188,2010.(EI:20103313148307)

    [40] Wei Fang, Zhiming Cui, Pengpeng Zhao. Ontology-Based Focused Crawling of Deep Web Sources. KSEM 2007, LNAI, Vol. 4798,pp.514–519, Melbourne,2007.11.27-29,大会报告 (EI:080411048668)

    [41] Wei Fang, Pengyu Hu,Zhiming CUI. Ontology-Based Deep Web Data Sources Selection. HAIS 2008, LNCS (LNAI), Vol. 5271,483-490, Spain ,2008.09.28-30,大会报告. (EI:20094512430130)

    [42] Wei Fang, Lin Pang, Weinan Yi. Survey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Image Processing. Journal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0, Vol.2(1):39-58.

    [43] Fang Wei, Xian Xuefeng, Zhao Pengpeng, Cui ZhiMing. A Dynamic Fuzzy Description Logic.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3(4):417-420, 2008.

    [44] 方巍, 庞林, 张飞鸿, 盛胜利. 对抗型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21,26(05):1067-1080. (CCF-T2类)

    [45] 方巍,庞林,王楠,易伟楠.人工智能在短临降水预报中应用研究综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12(4):406-420.

    [46] 方巍.从云计算到雾计算的范式转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Vol 8(5):404-414.

    [47] 方巍,文学志,潘吴斌,薛胜军.云计算: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Vol 8,351-361,2012.

    [48] 方巍,郑玉,徐江.大数据: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Vol 6(5):405-419,2014.

    [49] 方巍,崔志明.面向Deep Web不确定知识表示的动态模糊描述逻辑.计算机科学, Vol.37(9):229-233,2010.

    [50] 方巍,单滢滢,张俊杰.基于 Android 的云考勤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Vol .26(9):61-64,2016.

    [51] 文学志, 方巍, 郑钰辉. 一种基于类Haar特征和改进AdaBoost分类器的车辆识别算法.电子学报,38 (5): 1121-1126, 2011 . (EI:20112614102880)

    [52] 方巍,刘琦.气象云计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Vol 34(1):124-128.(核心教改论文)


     三、发明专利 

    [1] 基于视觉特征的页面查询接口抽取方法 (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710019543.8)

    [2] 用于深层网页数据源集成的数据源发现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0710021883.4)

    [3] 一种用于复杂网页的包装器自动生成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ZL200910029561.3)

    [4] 基于查询接口连接图的数据源分类管理方法(发明专利, 授权号: ZL200810024251.8 )

    [5] 用于深层网数据集成的数据源选择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010250124.7)

    [6]一种低对比度车辆图像的小波特征提取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010280831.0)

    [7]一种面向深层网页的增量信息获取方法(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110020898.5)    

    [8]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背景分割和识别方法. 申请号:2018104683458. 2018 年 05 月 16 日

    [9] 一种利用 DCGAN 提高基于 CNN 的图像识别性能的方法.授权号:ZL2018104678939. 2021年 12月7日

    [10] 基于 LSTM 和 DCGAN 的时序性图像预测方法.申请号:2019100843518. 2019 年 01 月 29 日

    [1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对抗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申请号:2019100843560. 2019 年 01 月 29 日

    [12] 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申请号:202011464169.4,2020年12月14日

    [13] 一种利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的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时空序列预测方法,申请号:202011464171.1,2020年12月14日


     四、软件著作权  

    [1] 手机点菜系统,著作权号:2010SR16993 

    [2] 客户关系支持系统,著作权号:2010SR16993

    [3] 面向深网的聚焦爬虫软件,著作权号:2007SR16993

    [4] 面向Deep Web的信息集成系统,著作权号:2008SR05562

    [5] 深层网页的包装器软件V1.0 ,著作权号:2009SR09186

    [6] 基于Android的手机旅游导航软件V1.0,著作权号:2013SR028892

    [7] 基于Android百度云智能考勤软件V1.0,著作权号:2015SR159511

    [8] 人体血糖监测分析系统V1.0, 著作权号:2018SR507737

    [9] 基于区块链的病人医疗信息共享平台V1.0,著作权号:2021SR0525145

    [10] 网上超市系统V1.0,著作权号:2022SR0851988


     五、出版著作与教材  

    [1]  Wei Fang.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teorology. ElivaPress,2022-11-21,ISBN978-9994984138 , 5万字

    [2]  方巍. Python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实战.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6月,ISBN9787111626817,11.3万字

    [3]  方巍. 《Oracle数据库应用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ISBN 9787302377085,72万字

    [4]  方巍. 《Java EE架构设计与开发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ISBN 9787302466635,51.7万字

    [5]  方巍. 《Java EE架构设计与开发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3月,ISBN 9787111645665,58.7万字


    六、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2021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高司函[2021]18号)(No.202102278028)

    [2] 2020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No.2020-AFCEC-280)

    [3] 2020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o.202002155009)

    [4] 2020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师资培训(No.20200218303)

    [5] 国家级教改项目:2018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文章摘要自动生成研究”(No.201810300017Z)

    [6] 国家级教改项目:2014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Android的学生智能云考勤系统研发”(No.201410300026)

    [7] 国家级教改项目:2012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Android平台的云计算旅游信息导航系统的研发”(No.2012JSSPITP0777)

    [8] 2017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Java EE架构设计与开发课程改革(教高司函〔2018〕4号)

    [9] 2017年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Oracle数据库教学内容(教高司函〔2018〕4号)

    [10]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Java软件开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高司函[2018]47号)

    [11]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产学合作的计算机类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18]47号)

    [12] 2018年教育部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深度机器学习的智慧气象服务系统(教高司函[2018]47号)

    [13] 校级教改项目:大型数据库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优化研究与实践(No.10JY027)

    [14] 校级教改项目:基于云计算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No.12JY038)

    [15] 校级教改项目:“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十期工程一般教改项目(No.2015JY051)

    [16] 校党建课题“高校教师党支部发挥作用机制和平台研究与实践”,2020年校党建一般课题(No.2020nxddj-yb15)


    七、获奖与荣誉

    [1] 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栋梁之师”;

    [2]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智能融合产学研成果展示”优胜奖;

    [3] 《云计算技术》课件获2022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优秀课件;

    [4] 2022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人才项目;

    [5] 2022年获“十三五”以来全国气象科技成果评价“良好”;

    [6]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党员”;

    [7] 2022年江苏省高校首批样板党支部;

    [8]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9] 2021年度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栋梁之师”;

    [10] 2021年获长三角区域最具技术转移潜力科技成果奖;

    [11] 2021年获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推广奖);

    [12] 2021年ICAIS2021国际会议Workshop主席最佳贡献奖;

    [13] 2021年ICAIS2021国际会议优秀论文2篇;

    [14] 2021年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

    [15] 2021年首届中国气象现代化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16] 2021年江北新区第二届科创江北、搏动未来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17]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能基座”华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

    [18] 2020年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19] 2020年ICAIS2020国际会议个人最佳贡献奖;

    [20] 2020年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案”;2020年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课程思政案例”特等奖;

    [21] 2020年江北新区首届科创江北、搏动未来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22] 2020年校“优秀党建日活动”;

    [23] 2020年获校“党建研究课题”一般课题1项;

    [24] 2019年江苏省“第十一批科技镇长团”优秀团员;

    [25] 2019年江苏省高校党建创新工作奖二等奖;

    [26]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7] 2019年校优秀党建成果二等奖;

    [28] 2018年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

    [29] 2018年ICCCS国际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

    [30] 2018年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优秀作品奖;

    [31] 2018年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32] 2017年度校“优秀党建日活动”;

    [33] 2015年校实验室开放项目研究二等奖;

    [34] 2014年度获江苏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奖学金;

    [35] 2013年江苏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类课件奖 ;

    [36] 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37] 2013年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

    [38] 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39] 2012年校“本科质量月活动”先进个人;

    [40] 2011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三等奖; 

    [41] 2011年度校“优秀班主任”; 

    [42] 2010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院一等奖;

    [43] 2010-2012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教学质量奖三等奖;

    [44] 2007年全国第十届互联网与搜索引擎大会(SEWM2007)优秀论文奖


    八、指导学生获奖情况(部分):

    所带研究生全为“校三好学生”

    [1] 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项(研究生:21计算机技术专硕: 陆文赫、李佳欣)

    [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2项(研究生:21计算机技术专硕: 陆文赫、李佳欣);

    [3] 2022年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研究生:20电子信息专硕:贾雪磊,毕业去向:南京银行信息开发部

    [4] 2021年江苏省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17计科顾恩明,毕业去向: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5]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研究生:20软工学硕:薛琼莹

    [6]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研究生:20电子信息专硕:贾雪磊

    [7] 202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赛“日新月异”二等奖,20电子信息专硕:王建强

    [8] 2021年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17计科顾恩明,毕业去向: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9] 2021年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一等奖(17计科王华清,毕业去向: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

    [10] 2021年校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17计科张飞鸿  毕业去向:河池学院 教师

    [11] 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研究生:19软工学硕:易伟楠

    [12] 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区域赛三等奖(18计科 李家文)

    [13] 2021年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二等奖,研究生:易伟楠、庞林等

    [14] 2021年“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优秀奖,研究生:庞林等,毕业去向: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教师

    [15] 2021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校赛决赛二等奖,研究生:张文、贾雪磊

    [16] 2021年首届中国气象现代化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研究生:庞林,王建强

    [17] 2021年中国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华东赛区三等奖(18计科郭孝庚)

    [18] 2020年全国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创新大赛优秀奖(10名/100支队伍),研究生:庞林、易伟楠

    [19] 2020年“中国外运杯”第七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校园选拔赛三等奖;(18网工本科生:陈家鹏,毕业去向:腾讯公司

    [20] 2020年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16计科李道明,毕业去向: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21] 2019年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15计科蒋天笑,毕业去向:美国UCSC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硕士研究生)



    九、指导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部分)

    [1] Wang W., Gu E., Fang W*. (2020) An Improvement of Coherent Semantic Attention for Image Inpainting. In: Sun X., Wang J., Bertino E. (e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CAIS 2020.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vol 1252. Springer(EI检索)

    [2]  张文, 方巍,贾雪磊. 基于SSM框架的合租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1.(中文核心)

    [3] Yuan, Z., Fang, W., Zhao, Y., Sheng, V. S. (2021). Research of Insect Recognition Based on Improved YOLOv5. Journal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1:3(4), 145–152.

    [4] 贾雪磊, 方巍,张文.基于消息中间件与GRU的分布式系统日志异常检测,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2.10.(中文核心,T3类)

    [5] Kan Shengqi, Fang Wei,Wu Jiayi and Victor S. Sheng.Real-time Domestic Garbage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YOLOv5. ICAIS 2022, CCIS 1586, pp. 62–74, 2022. (EI检索)

    [6] W. Zhang, W. Fang, X. Jia and V. S. Sheng, "Research on rainfall estimation based on improved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Journal of Quantum Computing, vol. 4, no.1, pp. 23–37, 2022.

    [7] 阚盛琦、方巍、吴嘉怡、郭孝庚. G-YOLOv5:基于YOLOv5的轻量级布匹疵点检测模型,信息技术,2023.(T3类)



    十、招生要求

        团队目前项目多,实验设备齐全,科研经费充裕,学生待遇佳(除学校奖学金外还有课题组项目助研费、科研奖励、新年过节费等),毕业可推荐满意工作(如中国气象局、各地气象部门、气象类开发公司、高校、研究院、计算机类公司等)。

        团队还和中国气象局、国内985高校、海外名校、大型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等均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可以推荐实习、就业、读博。

        对学生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优(知礼仪、服从管理、听从指挥、能吃苦、肯上进、懂感恩);

        2、个人能力强(肯学习、肯动脑、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创新能力);

        3、做事认真踏实,有学习目标和计划,敢于挑战自我!


        研究生培养后的结果正的一专多能斜杠青年

        1、能说(熟练中英文表达、汇报学术工作等);

        2、会写(熟练撰写中英文高水平论文、项目申请书、专利、软件著作权、开发文档等);

        3、会做(能参与或独立完成算法设计、项目开发、团队日常管理工作等)。

        

    其他学术成就


    其他联系方式

    邮箱 :

    研究方向

  • 人工智能

  • 气象信息处理

  • 智能计算

  • 大数据分析

  • 计算机视觉

  • 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