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2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师英文名称:Haiyang Gao
教师拼音名称:gaohaiyang
电子邮箱: 002462@nuist.edu.cn
入职时间:2013-01-17
所在单位:大气物理学院
职务:大气探测系 系主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气象楼1101办公室
性别:男
联系方式:gaohy@nuist.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编 : 210044
传真 : 58699773
通讯/办公地址 : 气象楼1101办公室
办公室电话 : 58699773
移动电话 : 58699773
邮箱 : gaohy@nuis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郜海阳,1984年生,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气探测系主任。
·科研:近期主要从事大气光学遥感仪器研发、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夜光云物理方面的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持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6项。荣获2015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第三完成人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15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南京江北新区首届科创江北搏动未来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一年期项目资助。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JGR》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教学:主要讲授《大气探测学》课程,合作编写出版《新编大气探测学》教材,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6/10)。主要参与全国首个“气象技术与工程”新工科专业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大气探测学》思政示范课程和思政团队负责人,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创新体验竞赛等多项国省级奖项。
研究生招生方向:
1. 学术硕士: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0706Z3)
·大气光学遥感仪器研发
·夜光云物理、重力波
·大气激光探测仿真模拟与数据应用
2. 专业硕士:气象工程(085700)
·被动光学遥感仪器研发
·星载光学探测技术仿真模拟
教育经历:
2009/03-2013/01,西安理工大学,博士,机械工程,导师:华灯鑫、唐远河
2006/09-2009/03,西安理工大学,硕士,物理电子学,导师:唐远河
2002/09-2006/07,西安理工大学,学士,应用物理学
工作经历:
2024/08-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
2018/07-2024/0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副教授
2013/01-2018/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讲师
2016/03-2017/03,加拿大York University,地球和空间科学研究中心(CRESS),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合作导师:Gordon G. Shepherd
学术兼职: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探测与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U会员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
期刊审稿人: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Applied Optics》
《Remote sensing》
《AGU-EOS》等
代表性研究项目:
1)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XXXX测量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第二课题:XXXX探测技术与仪器研制(2021YFC2802502), 2022/01~2025/12, 在研, 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双阶梯光栅对昼气辉辐射与转动温度同步探测的方法研究, 2024/01~2027/12, 在研, 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重力波活动对夜光云亮度影响的统计规律及机理研究, 2014/01~2016/12, 已结题, 主持。
4)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基于地基云图的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软件, 2024/09~2025/07, 在研, 主持。
5)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大视场二次成像系统设计与测试, 2024/05~2024/10 在研, 主持。
6)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全天空成像仪样机与图像分析软件, 2023/05~2024/12, 在研, 主持。
7)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非球形粒子散射计算基础数据集, 2021/08~2022/06, 已结题, 主持。
8)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测风激光雷达野外观测试验及数据分析, 2020/09~2021/02, 已结题, 主持。
9)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 气溶胶激光大气探测仿真模拟软件研发, 2020/08~2021/06, 已结题, 主持。
代表性论文:
1)Ren Ke, Gao Haiyang*, Niu Shuqi, et al., Simulation and detec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for polar mesospheric clouds measurements using a spaceborne wide field of view ultraviolet imager, 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2024, 17, 4825~4842.
2)Ren Ke, Gao Haiyang*, Niu Shuqi, et al., Simulation of polar mesospheric clouds measurements via spaceborne LiDAR and detec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Applied optics, 2024, 63(27):7056~7070.
3)Baichuan Jiang, Gao Haiyang*, Niu Shuqi, et al., Inversion uncertainty of OH airglow rotational temperature based on fine spectral measurement, Remote Sensing. 2024, 16, 2940.
4)Niu Shuqi, Gao Haiyang*, Yan Zhaoai, et al.,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e retrieval algorithm and verification for mesospheric airglow spectrum photomet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24, 67(5): 1639~1651.
5)Miao Jiaxuan, Gao Haiyang*, Kou Leilei, et al., A case study of mid-latitude noctilucent clouds in China due to the secondary-generation gravity waves over tropopause inversion layer,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 2022, 127(17): e2022JD036912.
6)Wang Jingyu, Gao Haiyang*, Zhu Di, et al., Simul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lightning channel temperature using a dual-band high-precision lightning imaging spectrometer, Applied Optics, 2021, 60(11): 3192~3202.
7)Gao Haiyang*, Licheng Li, Bu Lingbing, et al., Measurement of mesopause temperature using the mesospheric airglow spectrum photometer (MASP),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20, 464: 125546–1~11.
8)Gao Haiyang*, Licheng Li, Bu Lingbing, et al., Effect of small‐scale gravity waves on polar mesospheric clouds observed from CIPS/AIM,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pace Physics, 2018, 123: 4026~4045.
9)Gao Haiyang*, Gordon G. Shepherd, Tang Yuanhe, et al., Double-layer structure in polar mesospheric clouds observed from SOFIE/AIM, Annales Geophysicae, 2017, 35: 295~309.
10)Wang Chao, Gao Haiyang*, Yu Liyao, et al., Portable Low-Frequency Noise Reduction Device for Both Small Open and Closed Spaces, Shock and Vibration, 2016: 6241935-11.
11)Gao Haiyang, Tang Yuanhe, Hua Dengxin, et al., Ground-based airglow imaging interferometer. Part 1: instrument and observation, Applied Optics, 2013, 52(36): 8650~8660.
12)Gao Haiyang, Hua Dengxin, Tang Yuanhe, et al., Wide angle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based on LCoS,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3, 292(7): 36-41.
13)康佳慧, 郜海阳*, 廖淑君, 等, 基于菲佐干涉仪的星载测风激光雷达仿真模拟, 中国激光, 2023, 50(23): 2130002.
14)廖淑君, 郜海阳*, 寇蕾蕾, 等, 星载激光雷达探测云与气溶胶的仿真模拟,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2, 59(10): 1028001.(当期封面文章)
15)郜海阳*, 卜令兵, 王震, 等, 利用一维最大概率法反演夜光云散射系数廓线的研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 54(12): 120101.(当期优秀论文奖)
16)郜海阳*, 张祖熠, 卜令兵, 等, 小尺度重力波引起夜光云反照率变化的统计特征, 空间科学学报, 2017, 37(1): 82~93.
代表性发明专利:
1)郜海阳, 廖淑君, 康佳慧, 等, 一种用于临近空间探测的分体式光谱温度仪及大气温度反演方法, 授权日2022.09.23, 中国发明专利ZL202011490565.4.
2)朱迪, 郜海阳*, 王婧彧, 等, 一种双波段高光谱分辨率闪电高速成像仪, 授权日2022.08.23, 中国发明专利ZL202011492657.6.
3)廖淑君, 郜海阳*, 李立城, 等, 一种气辉重力波多参数探测仪, 授权日2022.02.18, 中国发明专利ZL202010245211.7.
4)郜海阳, 赵文川, 寇蕾蕾, 等, 一种基于光场摄像技术的三维雨滴谱仪及其运行工艺和应用, 授权日2023.04.28, 中国发明专利ZL202110987203.4
5)郜海阳, 卜令兵, 黄兴友, 等, 一种昼气辉温度光度计及其探测气辉光谱强度和温度的方法, 授权日2015.04.15, 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211299.0.
学术奖励:
1)一种用于临近空间探测的分体式光谱温度仪及大气温度的反演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南京江北新区首届科创江北搏动未来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 2020.
2)一种双波段高光谱分辨率闪电高速成像仪, 中国发明专利, 南京江北新区首届科创江北搏动未来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一等奖, 2020.
3)气辉光谱光度计探测气辉层大气温度的研究, 2018中国激光雷达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018.
4)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探测中高层大气的研究, 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5.
5)基于液晶的选通成像探测研究,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3. (排名第3)
6)地基气辉成像干涉仪探测中高层大气的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4.
教学奖励: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22.
2) 大气物理学院“突出贡献奖”, 2022, 2023.
3)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6/10), 2021.
4) 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 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2021.
5) 第十七届大学生“挑战杯”大赛, 江苏省三等奖(指导教师), 2021.
6) 第六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江苏省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0.
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8.
8) 第15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三等奖, 2015.
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五四标兵, 2014.
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