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葛俊祥,工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雷达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创新平台负责人,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委会委员,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多个部委和省市技术(人才)专家(评审、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和审稿人。
1978年起先后就读和就职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完成从大学到博士后各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并担任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991年12月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通信与电子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2年11月在站期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10月加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1994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8月-1998年3月间担任北航电子工程系主任,并担任“通信与电子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博士点博导。2010年11月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11月-2020年4月间担任该学院院长,是江苏省“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优势学科建设负责人,国家首批“电子信息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和江苏省“电子信息工程品牌专业建设”负责人,以及2018年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申报负责人。2020年4月起担任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另外,1997年-2011年间曾先后担任日本NTT-DoCoMo移动通信公司研发本部特聘教授、日本国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现日本国家情报通信研究机构NiCT)日本国科学技术厅光先端技术研究中心COE(Center Of Excellence)特别研究员,以及日本YoKoWo集团公司研发本部技术顾问和副部长等职。
在北航和南信大工作期间,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合作博士后近90名,为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讲授高等电磁理论、微波工程、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理论中的数学方法、毫米波理论与技术、雷达原理等10余门课程。2021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企事业单位合作科研项目20多项,参加国家和国际合作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获国内外授权专利80多项,其中获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1995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授予“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1995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科技新星计划,1997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11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创新类),2015年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高校创新类)领军人才等。
研究兴趣包括电磁场理论及应用、微波毫米波、天线、雷达与遥感、无线通信等。
- 研究方向
- 社会兼职
- 微波毫米波太赫兹波理论与技术
- 天线理论与技术
- 雷达系统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西北工业大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工学硕士
- 东南大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工学博士
团队成员
葛俊祥
个人信息
- 教师姓名: 葛俊祥
- 性别: 男
- 电子邮箱: 002296@nuist.edu.cn
- 所在单位: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办公地点:电磁楼301室
- 联系方式: 025-58695625
- 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学位:博士学位
- 职称: 教授
- 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曾获荣誉
- 2015曾获荣誉当选:江苏省“双创团队”(高等学校创新类)领军人才
- 2011曾获荣誉当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创新类)
- 2014曾获荣誉当选: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其他联系方式
- 办公室电话: 025-58695625
- 邮箱: jxge@nui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