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学习与工作经历:

教育

20049-20076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19-20046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79-19916月,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专业,获学士学位

工作

200710月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

19917-20079月,山西省晋中气象局,工程师


社会兼职:

     多个学术期刊审稿人:中国农业气象、气象、热带气象学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刊物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应用气象、作物模型、遥感应用

研究方向:

作物模拟:作物模拟,作物模型的改进与应用,作物模型与遥感的结合研究

遥感应用:农业遥感,各种地表参数的反演,蒸发散遥感反演,光能利用率的遥感反演研究

农业气象:作物监测与产量预报,蒸散的观测和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的主要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41071282):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光化学反射植被指数与光能利用率研究。科研经费,38万元,2011-2013.

(2)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水稻高温危害预警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科研经费50万元,2015.01-2018.12

(3)   科技部气象行业专项:水稻对高温发生发展过程的响应机制及应对技术研究,子课题。科研经费40万元,2015.01-2017.12

(4)   中国气象局气候专项项目:水稻高温热害气象保障关键技术集成,项目经费11.1万元,2016.06-2018.06

(5)   科技部气象行业专项(GYHY200906021):农用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经费30万元,2009.10-2012.10

(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9412):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江苏水稻生产评估方法研究,科研经费15万元,2009.10-2012.10.

(7)   横向课题:晋江市城市地表温度反演,科研经费10万元,2015.10-2016.10

(8)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干旱监测研究,科研经费5万元, 2014.9-2016.9

(9)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AFM200903):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技术的小麦长势监测、评价及产量预报方法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 2009.9-2012.9.

(10)  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基金(KFJJ-201201):基于遥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重庆市水稻生长研究,科研经费10万元,2012.4-2013.12.

(1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卫星资料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 2008.10-2010.10.

(1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IAM200905):卫星资料在干旱半干旱陆面过程中的初步应用科研经费1万元, 2009.10-2011.10.

(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育部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ME0906):基于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技术的作物灾害评价方法研究,科研经费3万元, 2009.10-2011.10.

(14)  中国气象局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卫星资料在青藏高原陆面过程中的初步应用。科研经费3万元, 2006.10-2008.10.

发表的学术论文: 

1.         郭建茂;高云峰;李淑婷;白玛仁增;王阳阳;张一甲.刘荣花.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冬小麦叶片含水率估算模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46(1):1-9.

2.         郭建茂;白玛仁增;梁卫敏;.两湖地区水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时空分布,中国农业气象,2019,40(1):51−61

3.         郭建茂;王阳阳;李淑婷;高云峰;白玛仁增.台站气温推算稻田温度及其对水稻高温热害的评判,自然灾害学报,2018,27(3):162-171.

4.         郭建茂;李淑婷;谢晓燕; 吴越;王锦杰;申双和.安徽省一季稻抽穗开花期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 5) : 275- 280.

5.         郭建茂; 王锦杰; 吴越; 谢晓燕; 申双和.基于卫星遥感与气象站点数据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的改进, 自然灾害学报,2018,27(1):163-174.

6.         郭建茂, 王锦杰, 吴越, 谢晓燕, 申双和.基于卫星遥感与气象站数据的水稻高温热害监测和评估模型研究——以江苏、安徽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2): 298-306.

7.         郭建茂;吴越;杨沈斌;江晓东;谢晓燕.典型高温年不同播期一季稻产量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中国农业气象,2017,38(2):121-130.

8.         郭建茂;谢晓燕;吴越;王锦杰;申双和.安徽省一季稻产量灾损风险评价.中国农业气象,2017,38(8):488-495.

9.         郭建茂;刘俊伟;童应祥;费敦悦;王迁.基于MODIS的光化学植被指数反演水稻区域光能利用率,中国农业气象, 2016,37(3):368-375.

10.     郭建茂;荣誉:

20086月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