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传友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所在单位:软件学院

个人简介



社会兼职

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

江苏地域文化研究会理事

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

明代文学学会会员

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科研成果:

论著:
            清代临桂词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论文:
            1、论临桂词派的“词史”精神,学术论坛,2007.1
            2、《四印斋所刻词》的词学文献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科,2009.5
            3、新意境与古风格,名作欣赏,2009.2
            4、形式分析与精神掌握的有机结合,中国图书评论,2009.7
            5、性格·品格·词格,古典文学知识,2008.1
            6、论临桂词派形成的个体因素,柳州师专学报,2008.1
            7、论唐圭璋对“重拙大”理论的接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
            8、“临桂词派”辨,枣庄学院学报,2008.3
            9、《墨攻》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电影评介,2009.1
            10、论赵尊岳的“风度”说对况周颐词学的接受,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9.6
            11、从《词品》与《升庵诗话》的重出条目看杨慎的词学尊体意识,名作欣赏,2011.1
            12、清代苏南词学的地域文化观照,江南大学学报,2011.1
            13、晚晴咏物词对《乐府补题》的接受,山花,2011.12

     14、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新措施,校园心理,2014.2

     15、重现宋代集句诗的发展形态,阅江学刊,2015.4

     16、朱庸斋对岭南词学的传承,山花,2015.9

     17、徽州牌坊的工艺特征及社会传承,山西档案,2017.1

     18、歌唱艺术在小品表演中的作用,戏剧之家,2018.28

     19、气象刊物《观象丛报》中的文学书写,出版广角,2018.8

     20、镜子在展现电影奇观性方面的表达,大众文艺,2019.11




           

科研项目:
            2007-2009 临桂词派与晚晴民国词学研究,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主持,已结题
            2007-2009 临桂词派与民国词坛研究,校科研基金,主持,已结题
            2008-2011 清代江苏词学发展形态与区域文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已结题
            2008-2011 清代江苏词学发展形态研究,省社科院重点项目,主持,已结题
            2011-2012 气象科普对象的定位与科普形式的创新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课,主持,已结题

     2014-2018临桂词派与晚清民国词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已结题

     2020-        晚清四大家与清末民初的江苏词学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主持,在研

工作经历

暂无内容

研究方向

[1]中国古代文学、影视编导

团队成员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