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2005.9-2008.6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系 气象学 博士
2002.9-2005.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系 气象学 硕士
1998.9-2002.6 河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15.7-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副教授
2008.6-2015.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讲师
2009.8-2010.7 台湾省 国立中央大学 博士后
2010.8-2011.1 台湾省 国立台湾大学 博士后
社会兼职:
研究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北大西洋海表温度年代际异常对PDO的调制作用及机制研究”(201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2.“全球尺度的年代际变化信号在全球变暖中的作用”(2012—201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主持
3.“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对东亚夏季风爆发时间和强度不同影响的机制研究”(2011—2013),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项目,主持
4.“地表温度和海表温度异常对南海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2009—20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主持
发表的论文
1.
Liu P., H.-Y. Yu, S.-J. Niu, 2015.Multi-scal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the frequency of foggy days occurring in Nanjing in December 2007. J. Trop. Meteorol., 21(4): 428-438. (SCIE)
2.
刘鹏, 陈海山,于华英,秦怡,钱永甫.2015.东亚海陆表面温度季节性增温差异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 大气科学, 39 (6): 1237–1249.
3.刘鹏, 陈昌春,徐磊. 2014,2006—2013年大气科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展望.气象科技进展, 4(5) :63-65
4.刘鹏,江志红,于华英,秦怡. 2014,全球海表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的主模态对比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 29(7) :844-853
5.
Liu Peng,Sui Chung-Hsiung, 2014,An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Structure of Global-Scale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31(2), 316-330 (SCI)
6.刘鹏,钱永甫,严蜜. 2011,东亚下垫面热力异常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和强弱的关系.热带气象学报,27(2):
209-218.
7.王林,刘鹏,林朝晖,秦正坤. 2011,春季亚洲中东部地面感热变率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气候与环境研究,27(2):310-321
8. Liu Peng, Qian Yongfu, Huang Anning. 2009, Impact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on the Onset Date of South China Sea Monsoo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6(3), 493-502 (SCI)
9.刘鹏,钱永甫. 2008, P-σ九层C型跳点网格区域气候模式及其模拟性能检验. 高原气象, 27(2):231-238
10.刘鹏,陆维松. 2006, 太平洋—印度洋海表温度加热对中高纬低频振荡的调频作用.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3):2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