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的访问
您是第 位访客

开通时间:2019.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3.10

  • 李鹏 85

    的个人主页 https://faculty.nuist.edu.cn/pengli534/zh_CN/index.htm

  •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生资源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教学研究 >> 研究生资源
如何写好科技论文

发布时间: 2023-08-27       点击次数:

如何撰写论文的最重要方法是:阅读论文(IEEE Explore Transactions,通信学报 等)。如果阅读量不够是不可能写好论文的,收录概率很低。

硕士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应能够完全掌握科技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所需要说明的问题。在研二和研三阶段写的论文在给导师修改前需要完成以下自查表,同时提交。


  1. 论文的主要贡献是什么?(Contribution)必须写出如下句式:针对XXX问题做了什么样的分析,提出了XXX方法/方案/设计了XXX方案,针对提出的方法/方案/设计完成了XXX分析。和现有的方法/方案/设计做了哪些方面的比较,结果如何(给出定型、定量的比较结果)。这部分内容是论文的核心,是审稿人重点审查的部分。

  2. 内容正文中是否具有理论分析的部分?占用的字数占总字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 论文中是否具备试验验证的内容?是否写明了所有的参数、仪器、软硬件配置,对说有的操作和过程有详细的说明?

  4. 论文中是否写了结论?结论中说明解决了什么理论问题,找到了什么规律,完成了什么应用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对前人前期关于本问题做了哪些对比?本研究的不足或遗留问题。

  5. 自己提出的创新内容占论文总体篇幅的比例是多少?


如何写好论文题目?

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用最恰当,最简明并能够反应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词语的逻辑组合。题目名称不要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提名与中问提名含义一致。题目中不要出现非通用的缩写、符号、商品名称等。需要准确、简洁、有效。


论文结构说明

首先要明确论文结构需要符合要求,如毕业论文要求或者是所投期刊杂志的要求。(1)找到最新的要求文档。(2)找到最新发表的论文或毕业论文作为参考。


a. 摘要、关键词

b. 第一章:引言(Introduction)

c. 第二章:相关基础工作或基本模型

d. 第三章:所提出的技术、方法、算法说明(含分析)

e. 第四章:试验、实验、仿真结果

f. 第五章:结论


如何写摘要?

论文摘要内容独立于正文存在,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需要能够准确、具体、完成的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目的是方便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书写论文的实质性内容。


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重点体现关键数据和指标。参考前文所述的"贡献"所提到的内容。


如何写好关键词?

关键词是论文的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叙词,是经过规范化词和词组;关键词必须准确,必须反映论文主旨,一般使用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如何写好引言?

引言作为论文内容的第一章需要覆盖以下的内容:(1)研究目的、背景和现状的调研分析。(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写出创新点。(3)预期的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


a. 毕业论文需要注意介绍课题来源,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业专项,企业技改项目等等;

b. 这里再次需要提到本文的贡献(Contribution) 针对XXX问题,提出XXX方法,使用XXX技术,验证了XXXX理论,解决了XXXX难题;相对于现有的XXX方法/XXXX算法/XXXX流程/XXX结构/XXX系统/XXX仪器/XXXX装备,具有XXXX方面的提升/XXXX方面的简化/XXXX方面的分析,获得XXXXX结论。

c. 引言需要对前期相关的工作做一个总结(Literature Review),需要按照时间线或者分类的方法说明前期工作。这里的前期工作是指有针对性的研究点工作(MIMO无线通信接收机中的信号检测算法),而不是泛指的技术(如5G,卫星技术等)。如果你分不清,那就是说明你阅读过的论文数量严重不足


形式规范

形式规范需要找到所投期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

形式规范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1)文档样式要求。(2)图表要求<流程图,框图、示意图、试验结果、仪表截图、照片>。(3)参考文献标注要求;(4)公式要求<字体选择,粗体选择,字体大小选择,公式编号,公式对齐>;(5)代码要求<伪代码,程序代码>


a. 规定好纸张A4要求,修改页边距,注意添加页眉页脚和页码标注。

b. 如果需要目录,则插入生成自动格式的目录,不要手动添加。

c. 确定文档的样式,图表要求,参考文献,公式代码要求等,具体如下:


文档样式

文中所有的文字都必须有对应的文档样式,不能用正文直接改!

a. 在word文档中,首先要按照要求(1)定义好1,2,3,4级标题的样式。(2)定义好参考文献中文字的样式。(3)定义好表格中的表头和表内容中使用的文字的样式。(5)定义好图题文字的样式。(6)摘要文字的样式。(7)正文和其他文字的样式。

b.注意样式中的中文和英文字体都应该进行定义,中文一般用国标仿宋,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c. 所有的样式除了字体,文字行间距外,需要注意设置段落间的行间距、标题行间距等内容。

d. 注意缩进量的设置,比如正文的缩进量为2个字符,表格内的文字缩进量都为0等。


标题样式要求:

a. 论文中所有的标题样式需要自动编号,不能使用手动排序。

b. 所有级别的标题风格应统一(比如数字后面是否空格/tab等)。

c. 附录一级的标题应为 A.1,A.1.1等风格,如果有其他要求则按照要求书写。


图表要求

图要求:<流程图,框图、示意图、试验结果、仪表截图、照片>

a. 所有框图、流程图、示意图的风格应该一致。

b. 所有图片中的字体大小基本对应一致。

c. 图中不能出现框大字小,极不协调的情况,不能在图中有大量的空白或空隙。

d. 不能出现图片长宽比例不对,导致图片拉伸变形的情况。

e. 途中线条不宜过细,不能出现看不清楚的情况。

f. 仪器设备截图中如果出现大量黑色底色,建议截图后做反色处理后贴在论文中。

g. 流程图中禁止使用简单的串联而没有分支操作的算法或流程,对这种算法或流程的描述需用文字代替。流程图必须体现出复杂程度,否则使用文字描述。

h. 使用照片时候,必须用明显的文字在图片中标识各个仪器和设备及相关的连接情况,不能直接贴图没有描述。

i. 插入图片必须先居中插入一个2行1列的表(注意段首缩进为0),在这个表的上面插入图片,表的下部居中写图题(使用样式)


表要求:

a. 明确是否有三线表的要求,如果有要用三线表。

b. 注意表的标题的样式是否合适。

c. 表内的字体需要和正文字体一致、大小一致。

d. 表头和表内文字的样式可能不同需要明确。

e. 表内文字的行间距应该紧凑设置,不能太宽,太松散。


图和表必须有对应的文字对每一张图进行详细的说明,要让读者抓住这个图或表中你希望别人理解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做一些分析。这里的内容指:曲线的比较表明性能的好坏,曲线的斜率表示含义,曲线的拐点,曲线的形状等等。分析是指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表明你阅读量不够,必须大量阅读相关的优质论文内容。

参考文献

论文中所有引用必须使用word自动参考文献功能(交叉引用功能)


公式要求

a. 插入公式前必须插入一个一行三列的表格,公式插入到中间(居中),自动编号在右侧(右对齐),设置好这个表格的三个单元格宽度。第一个公式调整好以后,后面所有的公式都复制粘贴这个表格,这样才能对齐。

公式中的行间距可能需要固定值来加以限制。

b. 注意插入的公式的首行缩进应该是0。

c. 注意插入文字中的公式不能改变这一行的行间距,导致一段中每行的行间距不同。

d. 全文的公式必须统一,或者全部用mathtype或者全文用微软公式输入,不能出现混用的情况。

e. 文字中的公式或变量必须全部用mathtype或者公式输入,不能用正文直接打字。

f. 论文中的字体大小应该一致,不能出现鼠标拉伸导致的时大时小的情况。


公式字体要求

a.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要求公式中的字体用Times New Roman,参数用斜体标识,

b. 单词标识的操作应用正体标识(如sin(t),diff(a),min(e)等)。

c. 公式中的向量用小写字母粗体标识,矩阵用大写字母粗体标识。

d. 矩阵操作中的标识应该是正体字(如共轭转置矩阵中矩阵右上角的H,应该用正体标识)


代码要求

论文正文中不能出现大段的计算机代码。如果确实有需要,可以将代码作为附录,附在论文最后。代码必须用代码格式和字体来标识,比如固定行间距,字体使用consoles。 不能用times new roman 作为代码的字体。



其他需要掌握的内容


word 多级列表 自动编号等功能

对于其他细节要求,可参考 附件中的 《GJB0.1-20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1部分: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写规定》


  附件:
  • 论文自查表.xlsx []次
  • 科技论文撰写2021年2021.04.06.pdf []次
  • 科技论文的撰写转.doc []次
  • 【最新正版】GJB0.1-2001军用标准文件编制工作导则第1部分:军用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写规定.pdf []次
  • 20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NUIST备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