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育婧副教授主页
秦育婧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qinyujing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性别:女

职称: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 基本信息
  • 个人简介
  • 近期主要论著
  • 近期科研项目
  • 姓       名:  秦育婧

    出生年月:  1982年2月

    国       籍:  中国

    性       别:  女

    导       师:  王盘兴教授,管兆勇教授

    职       称:  副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所属专业:  气象学

    所属系部:  天气学系

    毕业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研究方向:极端天气气候、人工智能与气象应用、大气环流异常及短期临近预报

    办公地点:  气象楼613室

    邮    箱:  qinyujing@nuist.edu.cn

    主讲课程:  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气象资料及应用

    主要研究领域:  (1)基于深度学习的欧亚锋面结构及活动;(2)基于自动识别的大陆气旋反气旋及冷锋活动特征及其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联系;(3)Hadley环流异常及其气候效应,特别是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强度变化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关系;(4)春季南亚高压的重建过程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江淮流域水汽收支及江淮气旋。


  • 教育背景:  

    2004年-200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研究生博士,导师:王盘兴教授、管兆勇教授

    2000年-200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本科学士

    工作经历:  

    2018.7-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9.6-2018.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讲师

    2013.9-2014.9, 阿拉斯加大学,美国国际极地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荣誉获奖: 

    (1)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2022

    (2)《天气学分析基础》(排名第二),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020

    (3)《天气学分析基础》(负责人),省级一流线上课程,2021

    (4)江苏省大学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三),2021

    (5)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三等奖,2020

    (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疫情防控期间“优秀在线教学案例”,2020

    (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秀在线教学调研报告”一等奖, 2020

    (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三),2020年

    (9) “领航杯”江苏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赛三等奖 指导教师,2020

    (10)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宣传先进个人,2019

    (1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

    专利: 

    秦育婧,何书雅,冯梦茹,卢楚翰.一种欧亚大陆冷锋自动识别订正方法:ZL202110141345.9[P].



  • 论文:

    秦育婧,冯梦茹,卢楚翰,何书雅,李丽平,胡春丽. 基于自动识别的近三十年华北地区冬季冷锋活动异常及其可能成因. 气象学报,2022,80(5):721-731.

    Feng Mengru; Qin Yujing*; Lu Chuhan; 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Wintertime Cold Fronts in Eurasi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21, 38(10): 1695-1705

    Qin Yujing; Hu Ye; Lu Chuhan; Patterns of cyclone activity influencing Changjiang River-Huaihe River valleys in spring revealed using the cyclone area algorithm,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19, 25(4): 483-497

    Qin Yujing, Li Liping, Lu Chuhan. Multi-scale cyclone activity in the Jianghuai area during spr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ainfall anomalies,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7, 34(2): 246~257 

    秦育婧卢楚翰冬季欧亚大陆反气旋活动特征及其与中国气温的关系大气科学学报, 2017, 40(03): 418~424

    Qin Yujing, Lu Chuhan, Guan Zhaoyong, Zhi Hai. Discrepancyof the globalair mass and water budgets among 20 CMIP5 climate models, Journal of tropicalmeteorology, 2015 , 21(3): 265~275

    秦育婧王盘兴夏季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上升支结构异常及其对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热带气象学报,2015,31(4): 467~474

    秦育婧卢楚翰利用高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夏季江淮区域水汽汇的诊断分析大气科学,2013,37(6):1210~1218

    秦育婧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卢楚翰刘伯奇. 45月南亚高压重建过程与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的关系热带气象学报,2013,29(01): 115~121

    Qin Yujing, Wang Panxing. Localized Hadley circulation and itslinkage to pacific SSTA,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1,17(4): 352~362

    秦育婧,王盘兴局域Hadley环流及其与太平洋SST异常的联系热带气象学报, 2010,26(02):138~146

    Qin Yujing, Wang Panxing, Guan Zhaoyong, Yue Yang. Comparison of theHadley cells calculated from two reanalysis data set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51(14): 1741~1746

    秦育婧,王盘兴,管兆勇岳阳两种再分析资料的Hadley环流比较.科学通报,2006,51(12): 1469~1473


    教材:

    大气环流概论(第二作者),科学出版社,2021.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 科研项目:

    主持:

    JG项目(*********************************************数值预报*******)2022-2023

    上海气候中心横向项目 (长三角延伸期高温概率预报方法优化及检验评估)  2022

    重庆市气候中心横向项目 (西南地区夏秋干旱监测预测方法及应用试验)  2022

    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研究项目(新兴气象教育技术在气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202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夏季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经向结构变异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2013.1-2015.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极增暖加速下欧亚反气旋对我国东部冷冬气候的影响)2012.7-2015.7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哈德莱环流异常及其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关系的研究)2007-2008.


    参研: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  (基于昇腾平台的高影响天气多任务感知与预报技术研发)   2022.7-202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东部春季不同尺度气旋活动规律及对江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2016.1-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季风区极端高温/低温事件研究中多种再分析资料适用性评估)2015.1-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