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伟
46
开通时间:2025.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2.27
田伟,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共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气象应用,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5138,42375147) 2项、基础加强计划重点研究项目课题(173)、气象、水文行业软件、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咨询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骨干成员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项目等6项。近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Neurocomputing、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Weather and Forecasting、 Journal of Climate等AI领域、气象领域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河北省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奖(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二等奖(2022年),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度奖二等奖(2023年)。
社会兼职
ACM会员, AMS会员,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会员
担任如下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英文期刊:IEEE TGRS、Neurocomputing、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与Remote Sensing等期刊审稿人。
中文期刊: 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热带气象学报与气象科技等期刊审稿人。
研究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工智能、AI气象应用研究(时序预测及短临预报、台风强度估计与预测、智能数据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本团队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拥有软件技术、AI研究所需丰富的数据积累、模型基础及应用场景,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卡内基梅隆大学(CMU)信息与统计系、科研院所和南瑞研究院等重点科研、业务单位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欢迎对智能软件、大数据或人工智能有兴趣,或编程能力较强的低年级本科生或大四考研同学联系、加入团队!
Email:timwell@qq.com
部分承担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5147),融合对流结构信息的热带气旋强度短期预测方法研究, 2024.01-2027.12, 在研,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5138),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有效融合环境场信息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研究, 2021.01-2024.12, 在研, 主持;
[3]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5KJB170008), 沿海典型地形影响下登陆台风风场精细化结构研究,2015.08-2017.08, 已结题,主持;
[4]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开招标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水电站库区气象水文保障系统研究,2022-2023,已结题,主持
[5]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公开招标项目),石家庄市气象局分类强对流天气临近客观预报产品项目,2024.05-2024.12,在研,主持
[6]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项目,石家庄市气象局完善暴雨雷达回波识别系统项目, 2021.09-2024.09,已结题, 主持
[7] 公开招标,某应用系统部分产品算法和某软件,2020.06-2020.12,已结题, 主持
[8] 河北省石家庄市气象局(公开招标项目),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搭建石家庄智能暴雨预报系统,2019.06-2022.12, 已结题, 主持;
[9] 徐州市沛县人民政府深化信息化建设技术咨询服务,2015.07-2018.08,已结题,主持;
[10]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某系统配套积雪监测和极端天气识别应用,2023.05-2024.04,主持,已结题
[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点项目,米级国产卫星数据在“一带一路”区域的云服务与应用示范,2022-2024,参与;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730961),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机理研究,2018.01-2022.12,已结题,在研,参与;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337102),基于FY-3卫星多源遥感资料融合的青藏高原积雪分布研究,2014.01-2016.12,已结题,参与;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661144039),中尼公路沿线山地灾害遥感监测与预警研究, 2017.01-2019.12,已结题,参与;
[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联合基金(U1736105),基于图的社交网络匿名群体识别关键技术,2018.01-2020.12,已结题,参与;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1402235),联合正则化滤波器与t分布混合模型的高分遥感图像复原研究,2015.01-2017.12, 已结题,参与。
部分论文
(1) Short-Term rolling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based on multi-task learning with fusion of deviationangle variance and satellite imagery.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25, 42(1), 111−128. (SCI一区/Top期刊,三高期刊库T2,B级)
(2) TCIP-Net: Quantifying Radial Structure Evolution for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Predi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4, 62(2024): 1-15 . (SCI一区/Top期刊,三高期刊库T1,B级)
(3) RadarNet: A parallel spatiotemporal encoder network for radar extrapolation, Neurocomputing, 2024, 591: 127665. (SCI二区, 三高期刊库T2,C级)
(4) Predicting the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Using Dual-Branch Spatio-Temporal Attention Convolutional Network,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2024, 39(5): 807-819. (SCI二区,三高期刊库T2,D级)
(5) Short-Term Intensity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with Adaptive Weight Learning, Remote Sensing, 2024, 16(6): 984. (SCI二区,三高期刊库T2,C级)
(6) A Lightweight Multi-Task Learning Model With Adaptive Loss Balance for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and Size Estimation,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22, 16(2023): 1057-1070. (SCI二区,三高期刊库T3,C级)
(7) Esti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Using Multi-Platform Remote Sensing and Deep Learning with Environmental Field Information, Remote Sensing, 2023, 15, 2085. (SCI二区,C级)
(9)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Estimation Using Multi-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rom Multi-Channel Satellite Imager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21, 19: 1-5. (SCI三区,三高期刊库T2,D级)
(10)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using dynamic balanc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rom satellite imagery,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2023, 17(02): 1-16. (SCI四区,三高期刊库T3,E级)
(11) Assess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Products over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Its Seven Regions,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2024, 30(3): 275-288. (SCI四区,三高期刊库T3,E级)
(12) PSRUNet: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for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forecasting based on parallel simple recurrent unit, Machine Vision and Applications, 2024, 35, 55(2024). (SCI四区,三高期刊库T3,E级)
(13) Multi-site collaborative forecasting of regional visibility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s, 2024, 31(5): e2206. (SCI四区,三高期刊库T3,E级)
(14) 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Model Integrating Meteo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at Multiple Spatial Scales,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2022, 10: 908869. (SCI四区,E级)
(15) OzoneNet:A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attention encoder model for ozone concentrations prediction with multi-source data, Air Quality, Atmosphere & Health, 2024: 1-12. (SCI四区,三高期刊库T3,E级)
论著之外代表成果、奖励或称号
(1)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2025, (1/1);
(2) 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省部二等奖(获奖成果:面向复杂山地的典型气象要素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3, (4/11);
(3) 中国发明协会2022年度“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 , 中国发明协会, 发明, 国家二等奖(获奖成果:基于大数据的灾害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关键技术), 2022, (3/6);
授权专利
[1] 卫星图像红外通道对流结构的强度预测数据集制作方法,ZL202410425045.7,发明专利
[2] 一种针对天气雷达拼图系统组网产品的数据解析方法,ZL202410374261.3,发明专利
[3] 综合多时空尺度多普勒雷达数据的降雨强度估计方法,ZL202210417830.9,发明专利
[4] 一种天气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ZL202211272422.5,发明专利
[5]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值模式降水偏差校正方法,ZL202211272422.5,发明专利
[6]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目标工作流动态调度方法, CN103699446A 3/4,发明专利
指导学生
指导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分别获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赛银奖1项、“蓝桥杯”省赛一等奖4项,其余省级奖项多项。结合本人研究课题,指导本科生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项目各1项;
[1] 基于时空预测网络的雷达外推关键技术与示范系统 ,2022河北省气象服务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奖;
[2] 团队师生在2022年江苏气象AI算法挑战赛,从全球178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二出,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第3名季军;
[3] 指导研究生创新项目、本科生省级重点、一般项目多项。
硕士毕业生去向
2025届(2022级): 徐海峰(大数据局) 罗帆(移动研究院苏州) 陈媛媛(上市公司深圳) 王智麟(银行雄安) 秦子航(企业济南) 乔建权(广电苏州)
2024届(2021级): 宋萍(国企天津)沈凯令(海康杭州) 吴云龙(国企济南) 林陈(移动苏州院) 葛仲麒(广电苏州) 王春林(国企苏州)
2023届(2020级):周鑫鑫 (联通河南) 张敬国(高校南通) 赖霖鸿(央企深圳) 王瑾仪(公务员深圳) 刘欢欢(中国证券上海)杨琴琴(国企长沙)
2022届(2019级):易雷(人民警察南京)
2021届(2018级):黄炜(人民警察丹阳)
邮编 : 210044
通讯/办公地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临江楼 A1606
办公室电话 : 025-58731908
邮箱 : timwell@qq.com
2025.7 --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教授
2017.5 -- 2018.5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访问学者
2016.9 -- 2025.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副教授、教授(校聘)
2015.7 -- 2018.7
徐州市沛县人民政府 发改委 信息化建设顾问(兼)
2002.7 -- 2016.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讲师
IEEE TGRS, Neurocomputing, 软件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副秘书长。
IEEE会员,ACM会员,AMS会员。
地方政府信息建设咨询顾问,江北新区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
计算机软件技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应用研究
团队名称:AI气象与服务应用
团队介绍:团队成员具有信息、气象等多学科背景成员8人,主要围绕软件技术、AI建模(时序预测、回归、分类、识别等)、AI在气象领域的热点重点问题开展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相关领域、行业科技赋能。近年来在主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河北省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奖(2022年)、江苏气象AI算法挑战赛(2022年)季军,以及中国发明协会2022年度“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