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青教授主页
王咏青
32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wangyongqing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性别:女

职称: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大气科学

  • 基本信息
  • 个人简介
  • 近期主要论著
  • 近期科研项目
  • 姓       名:  王咏青
    出生年月:  1970年1月
    国       籍:  中国
    性       别:  
    导       师:  罗哲贤教授
    职       称:  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所属专业:  大气科学
    所属系部:  天气学系
    毕业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
    研究方向:  中尺度数值模拟、台风动力学及台风数值模拟
    办公地点:  气象楼605室
    邮       箱:  yongqing@nuist.edu.cn
    主讲课程:  热带天气动力学,台风分析与诊断,天气学诊断分析,中国天气,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干旱动力学、中尺度数值模拟、台风动力学及台风数值模拟方面研究。在干旱动力学方面主要涉及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干旱的可能机制问题。在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的成果涉及暴雨过程中Q矢量、对流有效位能(CAPE)、螺旋度、位涡(PV)理论、各种对流指数演变的理论、各参数应用于中尺度涡旋及中尺度暴雨诊断分析等;在台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台风的远程降水的理论及诊断分析、台风移动路径及热带气旋中的对流单体结构问题。

  • 教育背景:  
    教育经历(按时间倒排序):
    199909-200206,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博士
    199109-199406,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硕士
    198709-199106,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005-至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200711-200901,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0206-20100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406-200606,南京大学,气象系,博士后
    199406-200205,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讲师
    


  • 发表文章(其中*为通讯作者 )

    1, 孙颖姝,王咏青*,沈新勇等.  一次“大气河”背景下东北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高原气象,2018(08) 审定待刊。

    2, 廖玥,王咏青*,周嘉陵. Chanchu 台风(0601)精细结构中的熵流特征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2018 审定待刊。

    3, 贾建颖,王咏青,沈新勇.《热带天气动力学》课程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8(05):174-175.

    4, 吴天贻,王咏青*,周玉淑.Chanchu台风(0601)流出层的低理查森数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2017,41(05):1101-1112.

    5, 张建军,王咏青,钟玮.飑线组织化过程对环境垂直风切变和水汽的响应[J].大气科学,2016,40(04):689-702.

    6, 朱星球,王咏青*,许爱华,陈翔翔.东风波对江西强对流天气环境条件的影响分析[J].暴雨灾害,2016,35(03):210-219.

    7, 尹浩,王咏青,钟玮.西北太平洋不同路径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统计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科学,2016,36(02):194-202.

    8, Xu Shuan,Zheng Dong, Wang Yongqing*, Hu Pengyu.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Active Stages of Lightning Activity in Two Hailstorms[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6, 30(02): 265-281.

    9, 陈筱秋,王咏青*.基于NCEP资料的一次东移引发暴雨的江淮气旋结构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16,35(01):53-60.

    10, 尹浩,王咏青,钟玮.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快速加强过程中的水汽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5,20(04):433-442.

    11, 辛辰,王咏青*,钟玮.强垂直风切变环境下对流单体对飓风强度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5,31(02):202-212.

    12, 李杭玥,王咏青*,辛辰.飓风Bonnie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强度结构变化和惯性稳定度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5,38(01):27-36.

    13, 杨晓亮,王咏青*,杨敏,李江波,张叶,田雨润.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J].气象,2014,40(12):1446-1454.

    14, 单磊,谭桂容,姚叶青,王咏青.一次台风远距离暴雨水汽条件及输送过程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4,30(02):353-360.

    15, 王颖波,王咏青*.雷电流幅值特征分析及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气象,2014,34(01):6-11.

    16, 覃卫坚,寿绍文,王咏青.大气对流层重力波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13,41(05):864-869.

    17, 李传祥,王咏青*,夏华弟,奚贤霖.“海棠”、“罗莎”和“莫拉克”登陆前降水量差异分析[J].浙江气象,2013,34(02):32-39.

    18, 单婵,王咏青*,商兆堂.洪泽湖湿地气候变化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浙江农业学报,2013,25(03):667-673.

    19, 赵小平,沈新勇,王咏青,朱文达,张广鑫.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J].大气科学学报,2012,35(05):603-619.

    20, 李茜,王咏青*,张邵辉,霍东升.一次致雹强风暴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35(03):1-9.

    21, 陈继珍,王咏青,张杰.河南省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152-7154.

    22, 董保华,王咏青*,徐星生,张娟娟.江西秋季一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模拟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01):21-28.

    23, 王志超,于雷,黄鹤,马鸿青,王咏青.2010年8月河北一次暴雨的综合诊断[J].干旱气象,2012,30(01):81-87.

    24,王咏青*,宋天元,梁驹,潘维玉.西北太平洋台风季节预报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学报,2012, 35(01):24-31.

    25, 王爱君,王咏青*,宋晓辉,石艳茹,李猛.华北一次西南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2(01):8-14.

    26, 李茜,王咏青*,张邵辉,霍东升.华北地区夏季一次致雹强风暴的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2(01):31-36.

    27, 朱星球,王咏青*.2010年冬季江西两次暴雨过程的环境场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4(04):30-36.

    28, 谢娜,王咏青*,施娟,倪萍.城区下垫面特征对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11,30(06):1472-1480.

    29, 宋晓辉,王咏青*,寿绍文,田秀霞,王爱军,李菊香.冀南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06):3-7.

    30, 王文青,王咏青*,周雪松.山东省延伸期预报业务初探[J]. 山东气象,2011, 31(03): 22-25.

    31, 叶宾宾,王咏青,李小龙,蓝秋萍,林中鹏.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的非对称结构对路径的影响[J].广东气象,2011,33(03):7-10.

    32, 王志超,王咏青*,马鸿青,于雷.华北中部一次切变线暴雨诊断分析[J].干旱气象,2010,28(04):422-429.

    33, 宋晓辉,王咏青*,寿绍文,王爱君,田秀霞,李菊香.冀南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05):1-6.

    34, 刘超,王咏青*,卞建春.NCEP/NCAR再分析温度·位势高度和风速场资料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的适用性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10-12715.

    35, 覃卫坚,王咏青,覃志年.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降水集中程度的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4-11227.

    36, Liu Chao, Wang Yong-qing, Bian Jian-chun, 2010, Applicability Evaluation of NCEP/NCAR Reanalysis Temperatur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Wind Field Data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Stratosphere[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1(7): 45-50, 53.

    37, Qin Wei-Jian, Wang Yong-qing, Qin Zhi-nian, 2010,Study 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Degree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Becoming Warm[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1(5): 17-21.

    38, 岳彩军,寿绍文,曾刚,王咏青.“海棠”台风(2005)雨强差异成因分析[J].气象科学,2010,30(01):1-7.

    39, 王咏青*,张楠,刘敏,王必正.大气模式中云量诊断的系统性误差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0,15(01):83-88.

    40, 胡邦辉,杨修群,谭言科,王咏青,范勇.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of a Moving Tropical Cyclone [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 27(01): 69-79.

    41, Wang, Yongqing, Yuqing Wang* and H. Fudeyasu. 2009.The Role of Typhoon Songda (2004) in Producing Distantly Located Heavy in Japan,Mon. Rev. Rev. 137: 3699-3716

    42, 王咏青.提高研究生知识产权素养的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 2009(51): 200-201.

    43, 谢娜,王咏青*.基于GPS可降水资料的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03):55-59.

    44, 崔粉娥,王咏青*,狄利华.山西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09,28(03):241-245.

    45, 黄世成,周嘉陵,王咏青,刘建波,张杰.两次台风过程近地层湍流度和阵风因子分析[J].气象科学,2009,29(04):4454-4460.

    46, 王咏青*,任健,顾秀云.大气探测技术专题专利数据库建库与应用分析[J].现代情报,2009,29(07):70-75.

    47, 周建玮,李磊,王咏青.雾微物理特征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61-9562+9565.

    48, 覃卫坚,寿绍文,王咏青,李艳兰.广西雷暴分布特征及灾害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02):131-138.

    49,王咏青*,任健,黄兴友,金莲姬.多普勒气象雷达技术专利分析[J].气象科学,2008,28(06):703-708.

    50, 岳彩军,寿绍文,曾刚,王咏青.“海棠”(Haitang)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成因初步研究[J].高原气象,2008,27(06):1333-1342.

    51, 姚宗国,赵光平,王咏青,王遂缠,胡文东,陈晓娟.西北太平洋台风对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的影响分析[J].中国沙漠,2008(06):1156-1162.

    52, 岳彩军,陆维松,曾刚,王咏青.1997/1998El Nino事件的热力学诊断分析[J].气象科学,2008(05):5473-5479.

    53, 胡桂萍,王咏青*,马红云.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的气候特征研究[J].山东气象,2008(03):1-8.

    54, 徐春阳,王咏青*.骆马湖大风试验资料对比分析[J].贵州气象,2008(03):24-26.

    55, 张宗灏,王咏青*,景安华,刘继敏.中尺度自动气象站Web图形显示系统[J].气象科技,2008(03):372-374.

    56, 岳彩军,寿亦萱,寿绍文,曾刚,王咏青.各非地转Q矢量之间的定量比较[J].高原气象, 2008(03):608-618.

    57, 李春虎,罗哲贤,张颖娴,王咏青,崔粉娥.“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03):381-388.

    58,徐春阳,王咏青.沂沭泗水系气象信息图形可视化的实现[J].科技广场,2008(05):62-64.

    59,马红云,何伟芬,王咏青*.两类不同路径热带气旋登陆前后的总能量对比分析[J].广东气象,2008(01):35-39.

    60, 张勇,寿绍文,王咏青,周军,陆汉城.山东半岛一次强降雪过程的中尺度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01):51-60.

    61,张霞,王咏青,王君,王建玲.台风海棠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河南暴雨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8(01):55-62.

    62, 崔粉娥,王咏青*,李勋.2005年7月1—2日山西大暴雨中排熵指数的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06):841-848.

    63,周建玮,王咏青*.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应用研究综述[J].气象科学,2007(06):702-708.

    64, 谷文龙,王咏青*,李春虎.台风碧利斯的位涡场分析[J].山东气象, 2007(04):1-5+9.

    65, 王咏青*,张霞.激光雷达技术专利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7(12):74-79.

    66, 张宗灏,王咏青.鲁西南雾的统计特征[J].气象,2007(11):82-86.

    67, 岳彩军,寿亦萱,寿绍文,曾刚,王咏青.湿Q矢量释用技术及其在定量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7(05):666-675.

    68, 张霞,王咏青*,符长锋,周建群.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的熵流指数演变[J].气象科学,2007(05):522-529.

    69, 毛宇清,王咏青,王革丽.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理想时间序列的预测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05):676-682.

    70, 李春虎,赵宇,龚佃利,王咏青.“04·8”山东远距离台风暴雨成因的数值模拟[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04):503-511.

    71, 覃卫坚,寿绍文,李启泰,王咏青,彭江良.影响惯性重力波活动规律的动力学因子研究[J].高原气象,2007(03):519-524.

    72, 张宗灏,王咏青.试用500hPa高度资料做中长期雾日预测[J].山东气象,2007(02):19-21.

    73, 王继竹,王咏青*,李春虎.NCL在气象数据图形化中的应用[J].山东气象,2007(02):33-36.

    74, 王革丽,杨培才,王咏青,朱亚芬.中国北方地区旱涝的年代际预测分析研究[J].高原气象,2007(01):67-74.

    75, 张霞,王咏青,李敏.准地转Q矢量在河南省区域暴雨过程中的诊断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01):39-43.

    76, 王咏青,罗哲贤,郭建侠.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化与天气体系演变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01):28-35.

    77, 金莲姬,黄梦宇,王咏青.城市空气质量的EOF展开及其与气象因子的CCA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5):40-41+44.

    78, Wang Yongqing,Chen Lianshou,Luo Zhexian. 2003. A numerical study on formation of the negative vorticity region over the northeast sid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2003,17(01):1-13.

    79, 王咏青,陈联寿,罗哲贤.青藏高原对其东北侧干旱形成的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2002(06):529-535.

    80, 马镜娴,马奋华,王咏青.偶极子流在台风异常路径形成中的作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03):338-342.

    81, 王咏青,贾效忠,谢金南,周后福.偶极子型热源的变化对西北干旱流型的作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01):44-50.

    82, 邹立尧,王咏青,马镜娴,张立,范水勇.东北北部夏季旱涝形成机理的数值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01):127-136.

    83, 王咏青,卓嘎.青藏高原东北侧干旱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 (02):149-154.

    84, 罗哲贤,马镜娴,王咏青.SPECTRUM期间目标台风移动的数值试验[J].气象学报, 1996(02):166-174.


  • 近期科研项目:  
      2016年1月-2020年12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427): 东北冷涡强对流系统云微观物理过程与动力过程相互作用研究
     2014年8月-2017年12月: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KJA170005):  台风登陆前后强度和风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研究
     2009年1月-2013年12月:参加科技部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503): 台风登陆前后异常变化及机理研究。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参加科技部行业专项项目(GYHY(QX)200806009):全球变暖背景下台风季节动力预测和变化趋势预估技术研究。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37):不同类型华南暖区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形成机制分析,排名第三。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主持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 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尺度因子的研究。
     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05009):中尺度涡旋及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能量学机制研究。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主持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BS2005055):远距离台风暴雨成因的中尺度诊断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