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陈敏东
职 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高学历: 博士/物理化学
工作单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办公地点: 学科1号楼C four 0 four
邮 箱: chenmd@nuist.edu.cn
主要研究领域: 大气环境化学,环境材料,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工作经历:
· 2002.8—2007.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 2007—2008.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
· 2008.9—2016.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中心主任/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 2016.3-2017.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 2017.11--2019.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
· 2019.10--2021.1 南京信息工程大长望学院党总支书记
· 2021.2--202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2022.10----- 南京信息工程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术兼职: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分会顾问
·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会员
· 电力环保专业委员会委员
· 电力环境标准委员会会委员
· 江苏省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评审专家科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Nat. Commun.、PNAS、 Appl. Catal. B: Envir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Fue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专业学术期刊合作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8项。
荣誉获奖:
· 1、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省教育厅)
· 2、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团队奖(2006年,省教育厅)
· 4、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8年,省教育厅)
· 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学科带头人(2008年,省人事厅)
· 6、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江苏省政府,5/5)
· 7、指导学生获首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化工组竞赛二等奖(2010年,省教育厅)
· 8、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省教育工委)
· 9、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江苏省政府,5/10)
· 10、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工科组三等奖(2011年,教育部)
· 11、江苏省发改委环境政策咨询二等奖(2012年,省发改委)
· 12、指导学生获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化工组竞赛三等奖(2012年,省教育厅)
· 13、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排名第1)
· 14、国家能源局一等奖(2014年,国家能源局)
· 15、第十四届大学生挑战杯江苏省二等奖指导教师(2015)
· 16、江苏省环保二等奖(2015年,环保厅)
· 17、环保部科技三等奖(2015年,环保部,排名第2)
· 18、环保部科技二等奖(2016年,环保部,排名第1)
· 19、江苏省研究生双语课程1门《Trace Environment Quantitative Analysis-Principles》
· 20、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1门《现代环境分析技术》
· 2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第9届、第11届优秀科技工作者
· 22、江苏省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2018年
· 23、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4,排名第5)
项目近期科研项目:
· 1、颗粒物热解吸化学电离质谱仪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的研发(2014DFA90780)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
· 2、大气气溶胶有机氮在线检测及其二次形成机理研究(国家基金面上21577065),主持
· 3、长三角地区细颗粒毒性组分及致毒机理研究(国家基金重大专项培育91543115),主持
· 4、含多重环肽结构单元功能分子的合成及其自组装特性(国家自然基金,21272118,已结题),主持
· 5、PM2.5 和 O3 污染与前体物非线性响应机制及影响因素,2018YFC0213802,科技部,课题主持
· 6、南京及其周边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生殖毒性研究(国家基金面上21976094),主持
· 7、细颗粒物与臭氧联合暴露毒性效应研究(国家基金面上22176100),主持 8、
8、我国重点区域大气细粒子关键二次组分生成机制与高效重霾防控策略研究(国家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U24A20515),主持
· 9、黑碳气溶胶对灰霾天气和区域气候的影响及控制研究(环保公益行业专项,结题,参加)
· 10、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环保行业公益行业专项2013467026,结题,参加)
·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农药生态基准预研究(环保行业公益行业专项20110018,结题,参加)
· 1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科技部,参加,结题
· 13、TNC2010及2012年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发改委,参加
· 14、环境空气质量多元观测体系构建、优化及应用 BE2014602,江苏省科技厅,参加
· 15、其它省部级项目10余项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学
博士研究生毕业
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