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 研究领域】主要采用实验及干预研究、质性访谈、量表开发与问卷调查等量化方法,探索儿童与青少年情绪与社会化发展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具有眼动、核磁等培训和学习经历。 1. 儿童情绪与社会化发展:困境儿童与青少年(留守、贫困、孤儿等)的不安全依恋及其情绪调节特点及干预。 2. 跨文化依恋研究:依恋与情绪调节、儿童期和成人期依恋混乱特点之中美对比、中以对比。 3. 探索混乱型依恋与童年期逆境、边缘型人格、解离障碍、抑郁、焦虑与压力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具有丰富心理健康实践经验,尤其是针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教育集团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专家,于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台州分校、辽宁省光明孤儿学校共有长达5年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师经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师、国际催眠师、心理辅导师、亲子沟通师、学习能力指导师、国家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资质。擅长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优势、从自我怜悯视角关爱自我,专注于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技术。关注亲子关系情绪调节咨询应用:亲子关系课程开发与品牌打造(与北师大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国家心理督导师、北师大教育集团共同开发)。 【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方向知名专家,Texas A&M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Rholes, S.以及管理学教授Paetzold, R.深入的交流合作,近年来合作发表跨文化的混乱型依恋研究数篇;同时与Syracuse University学者合作发表文章1篇。与Harvard Medical School、Bar-Ilan University学者的学术合作研究正在进行中。 【翻译出版著作】中译出版社《再见,抑郁症 :关于抑郁症的最新研究与治疗实用指南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2]
【科学教育与技术 研究领域】主要采用实验及干预研究、质性访谈、量表开发与问卷调查等量化方法,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教师素养,以及家校社协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机制。关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创造性的新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