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鑫副教授

137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计算地球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职称:副教授

性别:男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学位:博士学位

所在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务:院党委委员

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办公地点:学科一号楼C112

联系方式:liuzhenxin@nuist.edu.cn

电子邮箱:002788@nuist.edu.cn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刘振鑫,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本科和博士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曾获教育部留学基金委(CSC)资助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养。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重点开放课题1项。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大气环境与数值模式发展,城市低空微气象数值预报,城市微气象和微环境三维建模与模拟分析。

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Atmosphere Environment,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10多篇。自主研发的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目前已进入国家气象局和若干省市气象局业务流程。授权发明专利7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

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数学专业委员会气候与数学专委会会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计算地球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ement,Journal of Meteorology Research, 大气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多个知名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主要从事城市陆面过程理论和城市陆面-大气数值模式发展方面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多尺度的大气化学-气象耦合模型的发展,提升复杂地形与城市空间异质性背景下的低空气象与大气环境的数值模拟与预报能力。研究中深入探索大气污染物在区域与城市低空的输送转化规律,重点关注城市街谷空间布局所导致的低空气流组织中的大气湍流、风、大气光学和能量平衡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所导致的低空微气象变量和大气环境变量的时空分布非均一特征。这些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规划中的通风设计、低空经济的微气象预报预警保障、城市极端天气和环境脆弱性评估,以及城市居民健康的环境气象暴露风险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欢迎具有气象学、大气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科学等相关背景的硕士与博士生加入团队,共同开展交叉学科的前沿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2024.7-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6.10 – 202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2013.7 - 2016.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荣誉获奖:

2018 江苏省双创博士

2021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原创数学成果应用青年科学家

2022年“基于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的大气污染模拟技术V1.0”获得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准入证书并投入使用

 

主讲课程:

《环境气象学》(本科),《区域大气数值模式》(研究生)

 

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4YFC3013004):京津冀强降水适应性观测和预报预警关键技术,项目经费97万元,2025.01-2027.12,课题骨干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气象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U2342221):城市冠层辐射与湍流关键过程参数化方案发展及其在CMA-MESO模式中的应用,主持,项目经费31万元,2024.01-2027.12,课题骨干

3.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编号BK20220031):碳中和背景下大气污染与气候协同控制,项目经费7万元,2023.01-2025.12,子课题负责

4.广东省气象联合基金:珠三角典型城市群晴空低空风场变化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项目经费15万元,2025.01-2027.12,联合负责人

5.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课题(项目编号2023-EL-ZD-00013):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在地球系统模式中的耦合与应用,2023.4-2025.4,项目负责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项目编号 41405019):城市冠层模式发展及其在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项目经费25万元,2015.01-2017.12,主持

7.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编号 2020h307):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在沈阳地区PM2.5污染预报中的应用与评估. 项目经费25万元,2020. 09- 2023.09, 联合主持

近期主要论著:

[1]黄奥,刘振鑫,陈诗雨,胡建林陈梓轩.(2024).城市湖泊影响城市低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的机制.大气科学学报,47(06),928-948.
[2]
王孜澈,茅宇豪,郭淑雅,刘振鑫.(2024).汾河谷地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与敏感性分析.大气科学学报,47(04),604619.

[3] LIU Z*; CHEN Y; WANG Y.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homogeneous Wind Scheme for Urban Street (IWSUS-v1). 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 2023, 16: 4385-4403.

[4] Zhang, W., Liu, Z.*, Li, X., Mao, Y., Ma, Y., & Liao, H. (2024). Impact of urbanized atmosphere-land processing to the near-ground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ion over Central Liaoning Urban Agglomera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339, 120866.

[5]刘振鑫,刘树华,胡非,李炬,马雁军,刘和平.(2012).MM5WRF对北京地区低层大气局地环流模拟能力的对比研究.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2(02),301-312.

[6] Liu, Z., Liu, S., Hu, F., Li, J., Ma, Y., & Liu, H. (2012). A comparison study of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between WRF and MM5 in simulating loc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over Greater Beij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55, 418-427.

[6]刘树华,刘振鑫,李炬,王迎春,马雁军,刘和平,盛黎,梁福明,辛国君,王建华.京津冀地区大气局地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中国科学(D辑),2009,39(1):88-98.

[7]刘树华,刘振鑫,郑辉,缪育聪,陈笔澄,王姝,赵靖川,李源,郑亦佳,郭利.多尺度大气边界层与陆面物理过程模式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43(10):1332-1355.

[8] Liu, S., Liu, Z., Li, J., Wang, Y., Ma, Y., Sheng, L., ... & Wang, J. (2009).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coupling effect of loc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over the area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52, 382-392.

[9] Liu, Z., Xue, Y., Liu, S., & Oleson, K. W. (2012, December).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the Great Eastern China urbanization 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by coupling an urban canopy model with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In AGU Fall Meeting Abstracts (Vol. 2012, pp. A33R-07).(会议论文)

 

发明专利成果:

[1] 刘振鑫,米君睿,曹天元,陈远昊。一种基于气体浓度监测数据快速计算排放源强的方法,ZL 2023 10513483.4

[2] 刘振鑫,涂墨新,米君睿,曹天元,李海妮,李雄伟,蒋慕贤,郭赟。一种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及装置ZL 2024 10465170.0

[3] 刘振鑫,米君睿,张缘缘,陈远昊。一种城市街道尺度大气污染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ZL 2024 10558841.8

[4] 刘振鑫,钟璇慧,黄奥,张雯茜,饶梓丰,张茹婷。一种城市近地面精细风场与污染物浓度分布快速模拟方法,ZL 2024 10713963.X

[5] 饶梓丰,钟璇慧,刘振鑫,黄奥,张雯茜,张茹婷。一种城市街区尺度人居碳排放的精细化评估方法及系统,ZL 2024 11492245.0

[6] 刘振鑫,米君睿,陈远昊。建筑物内部火灾烟气模拟扩散的方法及应急方案调用方法,ZL 2022 11232984.7

[7] 刘振鑫,张缘缘,米君睿,陈远昊。地铁站内生化气体扩散数值模拟方法及应急预案生成系统,ZL 2023 11214486.4

[8] 刘振鑫,米君睿。基于分子布朗模型的化学反应速率机制定量仿真系统,V1.0 2022SR0026846

[9] 刘振鑫,米君睿。气象徽尺度模拟及污染物扩散高分辦率仿真系统,V1. 0 2022SR0083485

[10] 米君睿,陈远昊,刘振鑫。基于CFD技木的复杂建筑内外徵流场和烟流扩散模拟系统,V1.0 2023SR0472425

[11] 张缘缘,刘振鑫,陈远昊,米君睿。地铁站内核生化气体泄漏扩散的全仿真模拟预案系统,V1.0 2023SR1389193

[12] 涂墨新,刘振鑫。工业园区污染物强排放源实时源强核算与溯源系统,V1.0 2024SR0720424

[13] 刘振鑫。亚尺度尺度城市低空动态风场与空气质量预报系统,V1.0 2025SR0491181

[14] 刘振鑫。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能量平衡与城市陆面过程计算系统,V1.0 2025SR0492715

[15] 刘振鑫,涂墨新。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十字型街谷模型及其辐射通量和能量模拟预报系统,V2.1 2025SR0499472

[16] 刘振鑫。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城市典型街谷非均一风廓线和全能谱大气湍流方案模拟预报系统,V2.0 2025SR0500924

[17] 刘振鑫。多尺度城市冠层模式-城市十字街谷温度与辐射通量非均一性预报系,V3.1 2025SR0507490

 

指导学生情况:

毕业生去向:

    2019级硕  国家气象局武汉中心气象台 工程师

谢文淇  2020级硕  江西省南昌市气象局 工程师

陈远昊  2020级硕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博士在读

王孜澈  2021级硕  浙江市金华市气象局  工程师

   2021级硕  湖南力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ndrea Collins 2019级硕(留) 宁波大学 博士后

田润泽 2016级本科  国家环保部郑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米君睿 2020级本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保送直博,北大和南大的夏令营录取资格)

钟璇慧 2020级本科  中山大学(保送硕士)

陈永明 2020级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保送硕士)

刘珈言 2020级本科  南京大学 (读硕)

张茹婷 2021级本科  复旦大学 (保送硕士)

涂墨新 2021级本科  中山大学  (保送硕士)

本科生大创项目:

米君睿 2022 大创省级重点立项 (已结题)

张缘缘 2023 大创国家级立项  (已结题)

饶梓丰 2024 大创国家级立项  (已结题)

张俊杰 2024 大创省级立项    (已结题)


教育经历

[1]   2010.10- 2013.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理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 北京大学  |  大气科学  |  理学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3] 北京大学  |  大气科学  |  理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6.10- 2024.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科系党支部书记  |  讲师

[2]   2024.7- 2025.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院党委委员  |  副教授

[3]   2013.7- 2016.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讲师(高校)

社会兼职

  • [1]   2024.10- 2025.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计算地球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 暂无内容
  • 其他联系方式

  • [3]  通讯/办公地址: 学科一号楼C112

  • [6]  邮箱: liuzhenxin@nuist.edu.cn

  •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动态城市模型团队

     米君睿

     张雯茜

     张宽

     王孜澈

     黄奥

     曹天元

     陈远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