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刚毅
179
开通时间:2025.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4.12
涂刚毅,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装备预研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江苏省科技咨询、科技评估专家、X军、X军、X军XX专家。
研究方向涉及外辐射源雷达、气象雷达信息处理、分布式网络化协同探测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雷达系统、多功能相控阵、气象雷达装备、雷达通信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装备设计与研制。
2010年至2021年3月在中船重工第七二四研究所、中船集团第八研究院系统总体部从事军工相关研究工作,先后任系统总体部副主任、系统与仿真研究室主任。曾担任海军某重点型号相控阵装备项目副主任设计师,参与装备立项论证、方案设计、样机研制、科研试验、定型交付全过程。2021年4月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1项总装备部装备预先研究、1项装备发展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3项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1项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1项装备发展部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1项军科委国防科技173计划项目、2项船舶重工集团专项、2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支撑技术项目、3项自主预研演示验证项目、1项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基金项目等。
先后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3)、三等奖1项(排名1)、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排名1)、三等奖1项(排名1);科技创新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授权国防/发明专利36项、国防报告33篇。
2021.04至今主要科研项目:
1)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创新团队)(2023.12~2026.12):XXXX信号分布式联合侦收中XXXX目标协同定位技术(8091B042319),团队/项目负责人。
2)军科委国防科技173计划项目(2021.10~2024.10):城市XXXXX5GXXXX信号XXXXX(2021-JCJQ-JJ-0277),主持。
3)装发“慧眼行动”成果转化项目(2024.1~2025.1):基于XXX技术的飞机隐身XXXX(62402010213),子项目负责人。
4)中电项目(2024.4~2024.7):机动式XXXX系统多频共面相控阵系统论证设计(2023J31),主持。
5)中电项目(2024.7~2024.10):综合保障车多频共面双极化宽角扫描天线(2023J56),主持。
6)南信大科研项目(2022.3~2025.3):多功能可扩展雷达电子战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2022r073),主持。
2010年至2021年3月主要科研项目:
1) 海军武器装备项目(2010~2021):05X型舰XX波段相控阵设备及XX探测功能集成,副主任设计师。
2) 总装备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11~2015):海战场雷达XX探测与联合XXXX技术(51307010202),项目负责人/副主任设计师。
3) 装备发展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16~2020):XXX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仿真(41413010201)),项目负责人。
4) 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11~2015):舰载雷达分布式XXXXX探测XXXX和总体设计技术研究(1011302010101),项目负责人。
5) 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14~2015):基于XX雷达的高速XXXX与XXXX技术(40114050103),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6) 海军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14~2015):基于XX雷达的XXXX探测系统集成与试验验证技术(40114050202),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7) 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项目(公开)(2019-2021):基于5G基站信号的低空目标组网探测技术(61404130218),项目负责人。
8) 装备预研船舶重工联合基金项目(2016~2020):分布式XXXX探测系统技术(6141B04010101-06),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支撑技术项目(2011~2015):海上雷达XXXXX探测技术(62101050203),项目负责人。
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支撑技术项目(2014-2015):海上多平台超视距雷达XX分选定位技术(62101050051),项目副负责人。
11) 船舶重工集团专项(2019~2021):海上无人XX自主/协同技术(201808K),项目负责人。
12) 船舶重工集团专项(2017~2019):低空通航管理信息系统(广域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13) 船舶工业国防科技预研基金(2011-2014):宽带相控阵系统XXXX与智能化XXXX方法研究(11J3.3.1),项目负责人。
14) 所预研项目(2017~2019):雷达-XX-XX对抗-XX一体无人机防控系统(F1801),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15) 所预研项目(2016~2017):海战场XXXX功能综合集成系统技术(F1602),项目负责人/主任设计师。
科研主要奖项:
1) 2023.01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3。
2) 2015.12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1。
3) 2018.10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1。
4) 2015.11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1。
5) 2018.10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1。
6) 2016.1 中船第七二四研究所优秀科技团队,负责人
7) 2015.2 中船第七二四研究所优秀科技团队,负责人
8) 2020.08 H2589船“试航先锋”。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
1) 2023.8 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
2) 2023.8 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MathWorks 企业专项奖 二等奖,指导老师;
3) 2023.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指导老师;
4) 2024.4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指导老师;
5) 2024.10 2024年度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
6) 2022.12 江苏省智能 (虚拟) 仪器竞赛,一等奖,优秀指导老师;
7) 2024.12 第七届“开源杯”江苏省智能(虚拟)仪器竞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8) 2024.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二等奖,指导老师;
9) 2024.6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赛铜奖,指导老师;
欢迎意愿参加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同学
论文:(近5年)
1) X. Wang, G. Tu and S. Wu, "Coherence Parameters Estimation Algorithm for Distributed Coherent Aperture Radar in Low SNR Environment," 2020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s (IPEC), Dalian, China, 2020, pp. 153-159, doi: 10.1109/IPEC49694.2020.9115121.
2) Yue Yuan, Gang-yi Tu, Ben Wang, Ling-ling Wang. Calculation of deception probability of netted radar based on non-central chi-squar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IF1.640).2021;Vol.17(7):1-8. https://doi.org/10.1177/15501477211033761
3) Lin M, Zhu X, Hua T, Tang X, Tu G, Chen X. Detection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Based on XGBoost Model Improved by SMOTE-ENN Technique. Remote Sensing. 2021; 13(13):2577. https://doi.org/10.3390/rs13132577
4) 罗铱镅,祝雪芬,林梦颖,杨帆,涂刚毅. 基于改进的多因素SVM算法的太阳射电暴强度检测(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22,38(01):20-26.
5) X. Zhu, T. Hua, F. Yang, G. Tu, and X. Chen,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poofing detection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ET Radar Sonar Navig., vol. 16, no. 2, pp. 224–237, Feb. 2022, doi: 10.1049/rsn2.12178.
6) M. Lin, X. Zhu, G. Tu and X. Chen, "Optimal Transformer Modeling by Space Embedding for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Predict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vol. 71, pp. 1-14, 2022, Art no. 8505414, doi: 10.1109/TIM.2022.3211550.
7) X. Zhu, Z. Lu, T. Hua, F. Yang, G. Tu, and X. Chen, “A Novel GPS Meaconing Spoofing Detection Technique Based on Improved Ratio Combined with Carrier-to-Noise Moving Variance,” Electronics, vol. 11, no. 5, p. 738, Feb. 2022, doi: 10.3390/electronics11050738.
8) M. Lin, Y. Luo, X. Zhu, G. Tu, and Z. Lu, “Optimal GPS Acquisition Algorithm in Severe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Scene,” Electronics, vol. 12, no. 6, p. 1343, Mar. 2023, doi: 10.3390/electronics12061343.
9) Jia, R.; Zhao, K.; Wei, X.;Zhang, G.;Wang, Y.; Tu, G. Joint Trajectory Planning, Service Function Deploying, and DAG Task Scheduling in UAV-Empowered Edge Computing. Drones 2023, 7, 443. https://doi.org/10.3390/drones7070443
10) Fan S, Wu Z, Xu W, Zhu J, Tu G. Micro-Doppler Signatur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UAVs Based on OMP Algorithm. Sensors. 2023; 23(18):7922. https://doi.org/10.3390/s23187922
11) 陈明虎, 李程, 涂刚毅, 施有鑫, 朱勇刚. 通信干扰信号分类识别方法综述[J].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4, 39(3):86-94. DOI:10.3969/j.issn.1674-2230.2024.03.013.
12) 范世琦,涂刚毅,申鑫. 基于改进Kalmus滤波的悬停无人机检测技术[J]. 电子测量技术, 2023, 46(16): 32-37. DOI:10.19651/j.cnki.emt.2212188.
13) P. -P. Zhang, X. -C. Zhu, S. -Y. Qian, L. Cheng and G. -Y. Tu, "A Bandwidth-Enhanced Circularly Polarized Reflectarray Antenna With Ultralow-Profile Pancharatnam–Berry Metasurface," in 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vol. 23, no. 12, pp. 4129-4133, Dec. 2024, doi: 10.1109/LAWP.2024.3436003.
14) J. Chen, Y. Zhang, C. Yao, G. Tu and J. Li, "Hermitian Toeplitz Covariance Tensor Completion With Missing Slices for Angle Estimation in Bistatic MIMO Radar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vol. 60, no. 6, pp. 8401-8418, Dec. 2024, doi: 10.1109/TAES.2024.3430241.
15) D. Zhao, G. Tu, Y. Yang, S. Shan, J. Chen and X. Zhu, "Multi-Feature Dynamic Weighting Moments Estimation for Boundary Layer Radar Wind Profil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doi: 10.1109/TGRS.2024.3510750.
16) 杨炀,涂刚毅,赵迪,等.基于DWT-OMPCF算法的风廓线雷达谱峰估计[J/OL].现代雷达,1-9[2025-03-04]. https://doi.org/10.16592/j.cnki.1004-7859.20241118001.
授课信息:
1)本科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2)研究生:雷达信号处理、雷达通信电子战系统建模与仿真
招生信息:
欢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电子科学与与技术、自动控制、测控技术、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的同学报考。
博士≤1人/年,学硕≤2人/年,专硕≤3人年,联培≤1人年。
团队合作,软硬件结合,信号处理为主,完成相关样机研制及试验。
邮编 : 210044
通讯/办公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电磁楼303室
办公室电话 : 025-58731837
邮箱 : tugangyi@nuist.edu.cn
2015.7 -- 2019.12
清华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博士后
2004.9 -- 2010.4
东南大学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博连读)
工学博士
2007.9 -- 2008.9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
2000.9 -- 2004.7
合肥工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大学本科毕业
工学学士
2021.3 -- 至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研究员
2018.9 -- 202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八研究院 探测系统总体部 副主任 研究员
2016.8 -- 2018.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 系统总体部系统与仿真研究室 系统总体部副主任、系统与仿真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2010.10 -- 2016.8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四研究所 系统总体部 主任助理 高级工程师
2008.6 -- 2008.9
意大利电信研究院(Telecom Italia Lab) 项目开发
2024.3 -- 至今
科技部、江苏省科技评估专家
2021.4 -- 至今
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
2022.3 -- 至今
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
2020.4 -- 2021.4
中国船舶集团智能无人专家组专家
2019.10 -- 2021.4
X军XX专家
2022.2 -- 至今
X军XX专家
2018.1 -- 至今
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
(1)学术研究:外辐射源雷达理论与关键技术;气象雷达信息处理;分布式网络化协同探测;(2)装备设计与研制:雷达系统与信息处理;多功能相控阵;气象雷达装备研制与信息处理;雷达通信电子战半实物仿真系统;GNSS软件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