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58 |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shixiangjun
电子邮箱: 002771@nuist.edu.cn
所在单位:大气科学学院
办公地点:气象楼723
性别:男
联系方式:QQ298086973 TEL18262615034
在职信息:在岗
硕士生导师
首页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1)人工智能方法研究(自己动手写底层编码)。
例如: 从天气图中自动检索识别阻高过程是否出现、强度、移动速度等相应描述信息。
再比如: 将气象背景知识融入统计方法,增强统计模型(神经网络、多元回归等)的泛化能力、可解释性等。
2)模式研发(自己制造工具做研究)。
主要在云微物参数化方面。为深入理解云微物理过程,自己编写了描述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气块模型、描述云演化发展的1维(垂直)云模式。
通过模型大规模集合试验结果,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改进参数化方案,使模式对云微物过程模拟得更加合理。
3)地球工程方法研究(适应气候变暖=》主动改变气候)。
以地球工程手段人工为地球降温,也是缓解全球变暖的一种备选方案。
因熟悉气候模式相关部分编码,已经开展了大量有趣儿的试验。
例如:通过使高空卷云稀疏化,可以给定地球降温,并且同时增亮地表环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科研精神:用事实说话,实践出真知;不要怕麻烦,敢于推翻重来,不断改进每个环节,力所能及内做到最好。